一种动静脉吻合术后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4
阅读:96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静脉吻合术后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血管吻合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血管外科手术的核心步骤,大部分血管外科手术需要进行血管吻合,而此项技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学习曲线较长,动静脉内瘘手术是血管外科一类特殊的手术,手术的核心步骤是将人体较细的动脉和静脉吻合在一起,通常是将静脉的一端吻合到动脉的侧壁上,患者进行动静脉吻合术后24小时,由于缺少一定的保护措施,加上睡眠姿势不当、容易使动静脉闭塞而造成二次手术,使患者造成痛苦,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动静脉吻合术后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静脉吻合术后防护装置,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动静脉吻合术后由于缺少防护装置,加上睡眠姿势不当、容易使动静脉闭塞而造成二次手术,使患者造成痛苦,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护肩、护肘和护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肩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护颈,护肩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5.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后侧固定连接有挂钩。
6.所述护肘的后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体。
7.所述护肩的前侧内端设有生物胶。
8.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动静脉吻合术后由于缺少防护装置,加上睡眠姿势不当、容易使动静脉闭塞而造成二次手术,使患者造成痛苦,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问题。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结构状态示意图。
11.图中标号:1、护肩;2、护颈;3、支撑杆;4、挂钩;5、护肘;6、连接体;7、护腕;8、生物胶。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3.本实用新型包括护肩1、护肘5和护腕7,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肩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护颈2,护肩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
14.所述支撑杆3的下端后侧固定连接有挂钩4。
15.所述护肘5的后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体6。
16.所述护肩1的前侧内端设有生物胶8。
17.本实用新型在可以有效约束患者,防止压迫手臂造成供血不足而产生闭瘘现象,使用时患者可以将头部穿过护肩1中部的空腔,将护肩1放置到肩部,使护颈2紧贴颈部,此时按压护肩1的前侧下部,使生物胶8和患者背部紧贴,此时护肩1和护颈2得以牢固的固定在患者颈肩部,然后患者可以将护肘5佩戴至肘部,将护腕7佩戴至腕部,在需要时患者可将连接体6挂到挂钩4上,实现将患者手臂横吊在胸口处以实现上肢静脉回流、减轻组织肿胀、改善睡眠质量,从而对患者起到动静脉维护的作用,保障患者的安全,同时便于护士对患者手术后的观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减少患者痛苦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18.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以有效约束患者,防止压迫手臂造成供血不足而产生闭瘘现象,使用时患者可以将头部穿过护肩1中部的空腔,将护肩1放置到肩部,使护颈2紧贴颈部,此时按压护肩1的前侧下部,使生物胶8和患者背部紧贴,此时护肩1和护颈2得以牢固的固定在患者颈肩部,然后患者可以将护肘5佩戴至肘部,将护腕7佩戴至腕部,在需要时患者可将连接体6挂到挂钩4上,实现将患者手臂横吊在胸口处以实现上肢静脉回流、减轻组织肿胀、改善睡眠质量,从而对患者起到动静脉维护的作用,保障患者的安全,同时便于护士对患者手术后的观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减少患者痛苦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19.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动静脉吻合术后由于缺少防护装置,加上睡眠姿势不当、容易使动静脉闭塞而造成二次手术,使患者造成痛苦,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问题。
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动静脉吻合术后防护装置,包括护肩(1)、护肘(5)和护腕(7),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肩(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护颈(2),护肩(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下端后侧固定连接有挂钩(4);所述护肘(5)的后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体(6);所述护肩(1)的前侧内端设有生物胶(8)。
技术总结
一种动静脉吻合术后防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动静脉吻合术后由于缺少防护装置,加上睡眠姿势不当、容易使动静脉闭塞而造成二次手术,使患者造成痛苦,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问题,包括护肩、护肘和护腕,所述护肩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护颈,护肩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护肩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护肩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技术研发人员:李焕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巨鹿县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10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光纤环旋转固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铝液引流槽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