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蜱螨组合物及驱蜱螨制品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6
阅读:60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用于驱除室内尘螨类的驱蜱螨组合物及驱蜱螨制品。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因居住环境的变化,粉螨、家尘螨、细螨、肉食螨等室内尘螨类于室内大量繁殖的情况日渐增多。室内尘螨类不仅会令人产生不适感,还会发生引起过敏性哮喘或皮疹等问题。而且,已知引起过敏性哮喘的家尘螨类,其虫尸本身也会造成过敏。因此,业界虽然已开发出用于针对枕头、棉被或抱枕等寝具类进行处理的室内用杀蜱螨剂,然而对于经常直接接触皮肤的室内用杀蜱螨剂,要求更高的安全性。
3.以上述情况为背景,也在摸索并不杀死室内尘螨类,而是使蜱螨无法接近人或患者的技术,迄今已有数种提案提出。例如专利文献1中,作为室内用杀螨剂的有效成分,公开了香根草油、广藿香油、丁香油等植物精油。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香茅醛、沉香醇、柠檬醛等。这些现有技术虽然声称天然来源取向及顾虑安全性,但对于室内尘螨类的驱避效果未必令人满意。
4.此外,作为驱害虫成分,桉树脑备受瞩目。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家尘螨驱避剂,其含有1,8-桉树脑作为有效成分。然而,1,8-桉树脑、1,4-桉树脑由于挥发性较高,不易使驱蜱螨效果持续长达2~3个月以上的长时间。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6515号公报
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94505号公报
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3150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0.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11.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经过长时间后对室内尘螨类的驱蜱螨效果仍优异,且对人畜的安全性也优异的驱蜱螨组合物以及驱蜱螨制品。
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3.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驱蜱螨组合物的特征构成在于,
14.其为一种含有(a)1,8-桉树脑和/或1,4-桉树脑以及(b)香料成分的驱蜱螨组合物,其中,
15.上述香料成分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的logp值为2.0~5.5的香料化合物。
16.根据本构成的驱蜱螨组合物,作为其配方,在(a)1,8-桉树脑和/或1,4-桉树脑的基础上,还含有(b)香料成分。在此,由于香料成分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的logp值为2.0~5.5的香料化合物,因此能够通过(b)成分中包含的logp值为2.0~5.5的香料化合物而使得挥发性较高的(a)1,8-桉树脑和/或1,4-桉树脑所产生的对室内尘螨类的优异驱蜱螨效果
桉树脑是富含于尤加利精油的物质;1,4-桉树脑则是富含于山胡椒精油的物质,皆有具备清凉感的香气。1,8-桉树脑、1,4-桉树脑,通常以止咳药、抗病毒剂为人所知,对人体的安全性属低毒性、非刺激性、非致敏性。再者,关于1,8-桉树脑、1,4-桉树脑,如背景技术一栏中所述,由于挥发性高,作为驱蜱螨成分使用时,不易使驱蜱螨效果持续长达2~3个月以上的长时间。
38.而且,本发明人等针对含有作为(a)成分的1,8-桉树脑和/或1,4-桉树脑的驱蜱螨组合物的挥发性的调整致力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配合后述的(b)成分中包含的logp值为2.0~5.5的香料化合物,能够有效调整1,8-桉树脑和/或1,4-桉树脑的挥发性,经过长时间后对于室内尘螨类仍可发挥优异的驱蜱螨效果。此外,本发明的驱蜱螨组合物由于对人畜的安全性较高,而极为实用且有用。
39.本发明的驱蜱螨组合物是对(a)成分及后述的(b)成分添加各种成分所调制而成,可将其应用于各种形态的驱蜱螨制品。(a)成分相对于驱蜱螨制品总量的配合量随驱蜱螨制品的形态而异,优选按每个驱蜱螨制品设定为0.02g~1.0g左右;若为枕头或抱枕时,施用1个较方便使用。若为棉被或床垫等大型寝具时,只要视需求适宜增加施用个数即可。在本发明中,(a)成分中,可以以单一物质使用1,8-桉树脑、1,4-桉树脑,也可以使用富含这些物质的尤加利精油、山胡椒精油作为活性成分。例如1,8-桉树脑的含量为70质量%以上的尤加利精油可以以市售品广泛地取得。(a)成分也可以使用1,8-桉树脑与1,4-桉树脑的混合物,由驱蜱螨效果的观点而言,优选使用1,8-桉树脑。
40.驱蜱螨组合物中的(a)成分的配合量优选10质量%~90质量%,更优选20质量%~85质量%。
41.[(b)成分]
[0042]
作为(b)成分使用的香料成分作为挥发调整成分发挥作用。在此,(b)成分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的logp值为2.0~5.5的香料化合物。即,香料成分除了含有一种香料化合物的情形,还包括含有两种以上的香料化合物的情形。当香料成分包含一种香料化合物时,该一种香料化合物的logp值为2.0~5.5。当香料成分包含两种以上的香料化合物时,各香料化合物的logp值优选2.0~5.5,但只要至少一种香料化合物的logp值为2.0~5.5即可。通过在驱蜱螨组合物中配合包含logp值为2.0~5.5的香料化合物的(b)成分,能够有效调整(a)成分的挥发性,经过长时间后对于室内尘螨类仍可发挥优异的驱蜱螨效果。(b)成分中包含的香料化合物的logp值的优选范围为3.0~5.0。此处,logp值是表示有机化合物对水与1-辛醇的亲和性的系数。1-辛醇/水分配系数p是在1-辛醇与水的两液相的溶剂中溶入有微量的化合物作为溶质时的分配平衡中,于各溶剂中的化合物的平衡浓度的比,一般以它们相对于底数10的对数logp的形式表示。此外,本说明书中所说明的logp值并非为实测值,而是采用通过专用的应用程序(advanced chemistry development(acd/labs)software v11.02)所算出的计算值。
[0043]
(b)成分中包含的logp值为2.0~5.5的香料化合物不特别限定,可使用单环式或链式香料化合物。上述logp值为2.0~5.5的香料化合物可例示以下化合物。香料化合物后的[]内的数字表示logp值。
[0044]
可举出丁香酚[2.4]、α-萜品醇[2.7]、沉香醇[2.8]、香叶醇[2.9]、3-甲基-5-苯基-1-戊醇[3.2]、香茅醇[3.2]、苯基己醇[3.4]、四氢沉香醇[3.5]等醇系香料化合物、肉桂
酸甲酯[2.5]、γ-癸内酯[2.5]、二氢茉莉酮酸甲酯[2.6]、苯甲酸乙酯[2.6]、乙酸肉桂酯[2.6]、乙酸己酯[2.8]、肉桂酸乙酯[3.0]、γ-十一内酯[3.0]、δ-十一内酯[3.0]、乙酸三环癸烯酯[3.1]、己酸烯丙酯[3.1]、苯基乙酸苄酯[3.5]、γ-十二内酯[3.5]、δ-十二内酯[3.5]、肉桂酸苄酯[3.8]、苯甲酸苄酯[3.8]、乙酸芳樟酯[3.9]、乙酸香叶酯[3.9]、苯基乙酸2-苯基乙酯[3.9]、丙酸三环癸烯酯[4.0]、水杨酸苄酯[4.2]、水杨酸环己酯[4.5]、水杨酸戊酯[4.6]、水杨酸己酯[5.1]、环十五内酯(
ペンタライド
)[5.2]等酯系香料化合物、β-大马酮[3.3]、α-大马酮[3.4]、β-紫罗兰酮[3.6]、α-紫罗兰酮[3.7]等酮系香料、戊基肉桂醛[4.4]、己基肉桂醛[4.9]等醛系香料化合物、柠檬烯[4.6]等烃系香料化合物等。其中,优选选自为单环式或链式香料化合物并且logp值为3.0以上且5.0以下的下述香料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3-甲基-5-苯基-1-戊醇[3.2]、香茅醇[3.2]、苯基己醇[3.4]、四氢沉香醇[3.5]、肉桂酸乙酯[3.0]、γ-十一内酯[3.0]、δ-十一内酯[3.0]、乙酸三环癸烯酯[3.1]、己酸烯丙酯[3.1]、苯基乙酸苄酯[3.5]、γ-十二内酯[3.5]、δ-十二内酯[3.5]、肉桂酸苄酯[3.8]、苯甲酸苄酯[3.8]、乙酸芳樟酯[3.9]、乙酸香叶酯[3.9]、苯基乙酸2-苯基乙酯[3.9]、丙酸三环癸烯酯[4.0]、水杨酸苄酯[4.2]、水杨酸环己酯[4.5]、水杨酸戊酯[4.6]、β-大马酮[3.3]、α-大马酮[3.4]、β-紫罗兰酮[3.6]、α-紫罗兰酮[3.7]、戊基肉桂醛[4.4]、己基肉桂醛[4.9]及柠檬烯[4.6],优选肉桂酸乙酯[3.0]、己酸烯丙酯[3.1]、3-甲基-5-苯基-1-戊醇[3.2]、香茅醇[3.2]、δ-十二内酯[3.5]、β-紫罗兰酮[3.6]、苯甲酸苄酯[3.8]、乙酸芳樟酯[3.9]、乙酸香叶酯[3.9]、丙酸三环癸烯酯[4.0]、水杨酸苄酯[4.2]、柠檬烯[4.6]及水杨酸戊酯[4.6]。这些香料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
[0045]
此外,作为(a)成分使用的1,8-桉树脑和/或1,4-桉树脑的logp值为:1,8-桉树脑[2.8]、1,4-桉树脑[2.4]。就这些(a)成分的logp值与上述(b)成分中包含的香料化合物的logp值,由于数值显示部分重复或者接近的值,(a)成分与(b)成分于分子水平相得益彰。而且,推定如此可发挥本发明的如下效果:包含上述香料化合物的(b)成分有效地调整(a)成分的挥发性,且经过长时间后对粉螨、家尘螨、细螨、肉食螨等室内尘螨类的驱蜱螨效果也优异。
[0046]
驱蜱螨组合物中的(b)成分中包含的香料化合物的配合量优选0.01质量%~20质量%,更优选0.1质量%~10质量%。
[0047]
(a)成分与(b)成分中包含的香料化合物的配合比(a)/(b),以质量基准计优选设定为5~100,更优选设定为5~80。当配合比(a)/(b)处于上述范围内时,能有效调整(a)1,8-桉树脑和/或1,4-桉树脑的挥发性,可确保高安全性,且经过长时间后仍可对室内尘螨类发挥优异的驱蜱螨效果。从而,可兼具对室内尘螨类的优异的驱蜱螨效果以及对人畜的高安全性。
[0048]
[其他成分]
[0049]
本发明的驱蜱螨组合物中,除上述(a)成分及(b)成分外,也可适宜配合水、乙醇、异丙醇之类的醇系溶剂、1,3-丁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之类的二醇系溶剂、二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单甲醚等二醇醚系溶剂、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等脂肪族烃系溶剂等的各种溶剂、表面活性剂(增溶剂)等。此外,本发明的驱蜱螨组合物,除上述(a)成分及(b)成分外,也可不添加溶剂等其他成分而调制。
[0050]
表面活性剂可举出例如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高级烷基醚(聚氧乙烯月
桂基醚、聚氧乙烯油基醚)、聚氧乙烯高级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烷基醚等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月桂基胺氧化物、硬脂基胺氧化物、月桂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氧化物等高级烷基胺氧化物系表面活性剂等。上述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混有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
[0051]
此外,本发明的驱蜱螨组合物中也可适宜配合抗菌成分、防霉成分、除臭成分、芳香成分、杀虫成分、驱虫成分、稳定化剂、ph调整剂、着色剂、凝胶化剂等。再者,也可添加例如被称作“绿色香氛”的叶醇(顺-3-己烯-1-醇)或叶醛等;由此可赋予放松效果,也可促进良好的睡眠。
[0052]
抗菌成分可举出例如异丙基甲基酚(ipmp)、香芹酚、百里酚、三氯沙、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4-氯-3,5-二甲基酚、邻苯基酚、о-甲酚、m-甲酚及p-甲酚等酚系抗菌成分、苯扎氯化铵、苯扎铵甲基硫酸盐、苯扎铵有机酸盐等苯扎铵盐、氯化苄乙氧胺、苄乙氧胺甲基硫酸盐、苄乙氧胺有机酸盐等苄乙氧胺盐、鲸蜡基吡啶鎓氯化物、鲸蜡基吡啶鎓甲基硫酸盐、鲸蜡基吡啶鎓有机酸盐等鲸蜡基吡啶鎓盐、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癸基二甲基铵甲基硫酸盐等二癸基二甲基铵盐、二月桂基二甲基氯化铵、二月桂基二甲基铵甲基硫酸盐等二月桂基二甲基铵盐、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硬脂基二甲基铵甲基硫酸盐等二硬脂基二甲基铵盐及1,4-双[3,3
′‑
(1-癸基吡啶鎓)甲氧基]丁烷二溴化物、1,4-双[3,3
′‑
(1-癸基吡啶鎓)甲氧基]丁烷二氯化物、1,4-双[3,3
′‑
(1-癸基吡啶鎓)甲氧基]丁烷二甲基硫酸盐等1,4-双[3,3
′‑
(1-癸基吡啶鎓)甲氧基]丁烷盐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系抗菌成分、双胍系抗菌成分、戊唑醇、恩康唑等唑系抗菌成分、葡萄柚籽提取物、柿子种子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等水果种子提取物系抗菌成分、甘油单月桂酸酯、甘油单癸酸酯、甘油单辛酸酯等甘油单脂肪酸酯系抗菌成分、氯己定葡萄糖酸盐、氯己定盐酸盐等氯己定盐或氯己定等氯己定系抗菌成分、十八烷基二甲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异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二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二正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五烷基二甲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五烷基二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五烷基二正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二甲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二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二正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正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等硅系抗菌成分、苯甲酸、水杨酸、山梨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甘氨酸、烷基二乙氨基甘氨酸、聚赖氨酸等羧酸系抗菌成分或它们的盐、脱氢乙酸、氯胺、3-碘-2-丙基-n-丁基氨基甲酸酯(ipbc)、苯氧乙醇、银沸石等银系抗菌成分、吡硫鎓锌、硫胺素月桂基硫酸盐、鱼白蛋白质、羟烷基壳聚糖或其盐等。上述抗菌成分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以混有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
[0053]
防霉成分可举出例如异丙基甲基酚(ipmp)、香芹酚、百里酚、三氯沙、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4-氯-3,5-二甲基酚、邻苯基酚、о-甲酚、m-甲酚及p-甲酚等酚系防霉成分、苯扎氯化铵、苯扎铵甲基硫酸盐、苯扎铵有机酸盐等苯扎铵盐、氯化苄乙氧胺、苄乙氧胺甲基硫酸盐、苄乙氧胺有机酸盐等苄乙氧胺盐、鲸蜡基吡啶鎓氯化物、鲸蜡基吡啶鎓甲基硫酸盐、鲸蜡基吡啶鎓有机酸盐等鲸蜡基吡
啶鎓盐、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癸基二甲基铵甲基硫酸盐等二癸基二甲基铵盐、二月桂基二甲基氯化铵、二月桂基二甲基铵甲基硫酸盐等二月桂基二甲基铵盐、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硬脂基二甲基铵甲基硫酸盐等二硬脂基二甲基铵盐及1,4-双[3,3
′‑
(1-癸基吡啶鎓)甲氧基]丁烷二溴化物、1,4-双[3,3
′‑
(1-癸基吡啶鎓)甲氧基]丁烷二氯化物、1,4-双[3,3
′‑
(1-癸基吡啶鎓)甲氧基]丁烷二甲基硫酸盐等1,4-双[3,3
′‑
(1-癸基吡啶鎓)甲氧基]丁烷盐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系防霉成分、双胍系防霉成分、戊唑醇、恩康唑等唑系防霉成分、葡萄柚籽提取物、柿子种子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等水果种子提取物系防霉成分、甘油单月桂酸酯、甘油单癸酸酯、甘油单辛酸酯等甘油单脂肪酸酯系防霉成分、氯己定葡萄糖酸盐、氯己定盐酸盐等氯己定盐或氯己定等氯己定系防霉成分、十八烷基二甲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异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二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二正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五烷基二甲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五烷基二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五烷基二正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二甲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二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二正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正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等硅系防霉成分、苯甲酸、水杨酸、山梨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甘氨酸、烷基二乙氨基甘氨酸、聚赖氨酸等羧酸系防霉成分或它们的盐、脱氢乙酸、氯胺、3-碘-2-丙基-n-丁基氨基甲酸酯(ipbc)、苯氧乙醇、银沸石等银系防霉成分、吡硫鎓锌、硫胺素月桂基硫酸盐、鱼白蛋白质、羟烷基壳聚糖或其盐、防霉香料等。上述防霉成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混有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
[0054]
除臭成分可举出例如植物来源除臭成分等。植物来源除臭成分可举出提取自禾本科、山茶科、银杏科、木樨科、桑科、芸香科、金虎尾科、柿树科等植物的植物提取物。上述植物提取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混有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代表例可举出绿茶提取物或柿子提取物。
[0055]
凝胶化剂可举出例如卡拉胶、黄原胶、结冷胶、明胶、辛酸铝、12-羟基硬脂酸等。上述凝胶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混有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
[0056]
《驱蜱螨制品》
[0057]
本发明的驱蜱螨制品含有:上述本发明的驱蜱螨组合物,可配合使用场合或消费者的需求,调制成固形、液状、凝胶状等各种形态。其中,优选使驱蜱螨组合物含浸或保持于固形载体后收纳或包装于透气性材料的制品形态。所述驱蜱螨制品仅设置于枕头、抱枕,或者棉被、床垫等的下方或附近,即可使驱蜱螨成分从固形载体有效地挥发,因此成本较低,且可实现具备对室内尘螨类的优异的驱蜱螨效果以及对人畜的高安全性的驱蜱螨制品。
[0058]
作为固形载体,可举出纤维素制纸浆等纸浆、棉绒、人造丝等的纤维质载体、纤维素(再生纤维素)制珠粒或发泡体、硅酸盐、二氧化硅、沸石等无机多孔质载体、三噁烷、金刚烷等升华性载体等。这些当中,优选纤维素制纸浆等纸浆、棉绒、人造丝等纤维质载体、纤维素(再生纤维素)制珠粒,更优选纤维素制纸浆。
[0059]
将固形载体作成珠粒(粒状物)时,其平均粒径通常为1mm~8mm,优选3mm~8mm,更优选4mm~7mm。固形载体的表观比重通常为0.10~0.35左右,优选0.15~0.30。例如只要按
每1g纤维素制纸浆,使上述(a)1,8-桉树脑和/或1,4-桉树脑含有20mg~400mg左右,优选30mg~300mg,再将其收纳于透气性包装材料中,即可获得有用且实用性高的本发明的驱蜱螨制品。
[0060]
透气性包装材料可举出无纺布袋、棉袋、网套、有孔塑料制容器等。这些当中,由使用便利性而言,优选无纺布袋。无纺布袋的材质可举出例如聚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酰胺、聚乳酸、人造丝等。无纺布袋可以以单种纤维构成,或者也可为层叠了纸而成的聚酯、聚丙烯/人造丝等的层叠品或混纺品。其中,基于可通过部分吸附上述(a)1,8-桉树脑和/或1,4-桉树脑,而二次调节其挥发量而言,优选聚酯、聚乙烯及聚丙烯。无纺布袋的形状、构成也可适宜决定,例如两面可以以上述材质的无纺布构成,或者也可为其中一面采用上述材质的无纺布、另一面采用具有大量小孔的塑料膜,并将这些贴合而成者。
[0061]
如此所得的本发明的驱蜱螨制品的施用场所不特别限定,可设置于地毯、榻榻米、枕头、抱枕、棉被、床垫等的下方或附近而使用;其中,是适合作为枕头、抱枕、棉被、床垫等的寝具用而使用。只要设置于枕头、抱枕,或者棉被、床垫等的下方或附近,驱蜱螨成分便会从固形载体中经由透气性材料而挥发,其不仅对粉螨、家尘螨、细螨、肉食螨等室内尘螨类、而且对象鼻虫、皮肤甲虫、书虱、甲虫、蟑螂、蚁类、蚊类、蚋、摇蚊类、蝇类、蛾蚋类、衣蛾类等各种害虫可发挥实用的驱虫效果长达1个月~6个月的长时间。本发明的驱蜱螨制品尤其对于粉螨、家尘螨、细螨、肉食螨等室内尘螨类能有效发挥驱虫效果。
[0062]
[实施例]
[0063]
以下根据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
[0064]
[实施例1]
[0065]
直接混合作为(a)成分的1,8-桉树脑400mg及作为(b)成分的3-甲基-5-苯基-1-戊醇8mg,调制成驱蜱螨组合物。使此驱蜱螨组合物全部量含浸于平均粒径为5.5mm、表观比重为0.21的纤维素制纸浆粒约8g中。然后,将含浸有驱蜱螨组合物的纤维素制纸浆粒收纳于双面由透气性聚乙烯/聚丙烯的混合无纺布所构成的无纺布袋(9
×
12cm)中,得到实施例1的驱蜱螨制品。
[0066]
[实施例2~11、比较例1~2、参考例1~3]
[0067]
依表1所示配方,依据实施例1调制包含(a)成分及(b)成分的驱蜱螨组合物,并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顺序,得到实施例2~11、比较例1~2及参考例1~3的各种驱蜱螨制品。
[0068]
[表1]
[0069][0070]
[驱蜱螨效力试验]
[0071]
用羊毛毯包裹实施例1~11、比较例1~2及参考例1~3的各驱蜱螨制品,于其上载置4kg的重石并于室温条件下静置2个月,其后回收各驱蜱螨制品。
[0072]
其次,对50cm见方的棉布的中央均匀播撒含有约100000只供测欧洲室尘螨的培养基。将上述静置2个月后的各驱蜱螨制品设置于枕头上并以枕套覆盖,对其表面播撒1g诱引用培养基后,将此枕头静置于上述棉布的中央,将其作为处理区。此外,使用未设置驱蜱螨制品的枕头进行同样的作业,将其作为未处理区。然后,计数24小时后侵入枕套上的蜱螨数,依据下式算出驱蜱螨效力(驱避率)。
[0073]
驱蜱螨效力(%)=(n
0-n1)/n0×
100
[0074]
n0:未处理区的侵入螨数
[0075]
n1:处理区的侵入螨数
[0076]
将驱蜱螨效力试验的结果示于表2。
[0077]
[表2]
[0078][0079]
可知实施例1~11的驱蜱螨制品,于2个月后均显示80%以上的优异的驱蜱螨效果。认为:因包含logp值为2.0~5.5的香料化合物的(b)成分有效地调整(a)1,8-桉树脑和/或1,4-桉树脑的挥发,于实施例1~11的驱蜱螨制品中,经过长时间后也可实现优异的驱蜱螨效果。其中,判明:含有(a)1,8-桉树脑与logp值为3.0~5.0的香料化合物的(b)成分的实施例1、3~7、10及11的驱蜱螨制品,于2个月后均显示85%以上的驱蜱螨效果,更为优异。
[0080]
另一方面,作为(b)成分配合有logp值高于5.5的环十六内酯(logp值:5.7)的参考例1的驱蜱螨制品、或配合有logp值低于2.0的乙酸丁酯(logp值:1.8)的参考例2的驱蜱螨制品,与实施例1~11的驱蜱螨制品相比,经过长时间后的驱蜱螨效果差。就logp值偏离2.0~5.5的香料化合物,分析其原因在于1,8-桉树脑的挥发的调整略差。由实施例1~11与参考例1~3的比较,可知通过在(a)1,8-桉树脑和/或1,4-桉树脑中配合包含logp值为2.0~5.5的香料化合物的(b)成分,可进一步提升经过长时间后的驱蜱螨效果。
[0081]
此外,作为(a)成分配合有其他香茅醛或香根草油的比较例1及比较例2的驱蜱螨制品,即使配合包含logp值为2.0~5.5的香料化合物的(b)成分,经过长时间后驱蜱螨效果仍不充分。由此分析,(b)成分中包含的logp值为2.0~5.5的香料化合物能有效调整驱虫成分的挥发的现象,是对于(a)1,8-桉树脑和/或1,4-桉树脑特有的。
[0082]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0083]
本发明的驱蜱螨组合物及驱蜱螨制品可适合利用于作为驱除潜藏于寝具的室内
尘螨类的用途(寝具用驱蜱螨组合物及驱蜱螨制品);不仅可利用于驱除室内尘螨类,当然也可利用于广泛的驱虫用途。
技术特征:
1.一种驱蜱螨组合物,其含有:(a)1,8-桉树脑和/或1,4-桉树脑以及(b)香料成分,所述香料成分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的logp值为2.0~5.5的香料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蜱螨组合物,其中,所述(a)成分与所述(b)成分中包含的所述香料化合物的配合比(a)/(b),以质量基准计,被设定为5~10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蜱螨组合物,其中,所述(b)成分中包含的所述香料化合物为选自肉桂酸乙酯、己酸烯丙酯、3-甲基-5-苯基-1-戊醇、香茅醇、δ-十二内酯、β-紫罗兰酮、苯甲酸苄酯、乙酸芳樟酯、乙酸香叶酯、丙酸三环癸烯酯、水杨酸苄酯、柠檬烯及水杨酸戊酯中的至少一种。4.一种驱蜱螨制品,其包含:固形载体,其含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蜱螨组合物;以及透气性包装材料,其收纳或包装所述固形载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蜱螨制品,其中,所述固形载体是平均粒径为1mm~8mm的粒状物。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驱蜱螨制品,其中,每1g所述固形载体含有20mg~400mg的所述(a)成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经过长时间后对室内尘螨类的驱蜱螨效果仍优异,且对人畜的安全性也优异的驱蜱螨组合物。本发明涉及一种驱蜱螨组合物,其含有:(a)1,8-桉树脑和/或1,4-桉树脑以及(b)香料成分,其中,香料成分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的logP值为2.0~5.5的香料化合物。(a)成分与(b)成分中包含的香料化合物的配合比(a)/(b),以质量基准计,被设定为5~100。(b)成分中包含的香料化合物为选自肉桂酸乙酯、己酸烯丙酯、3-甲基-5-苯基-1-戊醇、香茅醇、δ-十二内酯、β-紫罗兰酮、苯甲酸苄酯、乙酸芳樟酯、乙酸香叶酯、丙酸三环癸烯酯、水杨酸苄酯、柠檬烯及水杨酸戊酯中的至少一种。柠檬烯及水杨酸戊酯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研发人员:田丸友裕 三石帆波 片山南美 猪口佳浩 引土知幸 下方宏文 中山幸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日本除虫菊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2.01.25
技术公布日:2023/9/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