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智能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10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复合板材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智能生产线。


背景技术:

2.复合板一般分为金属复合板、木材复合板、彩钢复合板和岩棉复合板等,其中木材复合板是将两张薄表板胶合到较厚的芯层上制成的层压结构板,表板间隔开,既保证了较大的刚度,又不需要多增加材料的用量,复合板的芯层可采用小木块拼板、碎料板、单板蜂窝结构或其他轻质木材。
3.专利公开号为cn105562282b的中国发明公开专利,其名称为一种竹木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流水线,通过在控制器以及感应器的配合下实现自动送胶,无需人工对胶水进行添加,上胶装置就置于送胶斗下方,可直接落入上胶机上完成上胶,而且上胶效果好,同时压板输送装置、叠板输送装置以及出料装置实现了自动输送板材进入冷压机,并在冷压后完成出料,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提高了安全性。
4.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使用时不便于对板材的面板和板芯进行送料工作,且在对板芯涂胶后在对面板和板芯进行冷压加工时,会导致板芯顶端和底端涂抹的胶体从面板之间溢出,造成胶体原料浪费,还会使胶体粘附到其他设备的外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智能生产线,以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6.在使用时不便于对板材的面板和板芯进行送料工作,且在对板芯涂胶后在对面板和板芯进行冷压加工时,会导致板芯顶端和底端涂抹的胶体从面板之间溢出,造成胶体原料浪费,还会使胶体粘附到其他设备的外壁。
7.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智能生产线,包括底板、外壳、第一运输带、第二运输带、第一送料机构、围挡机构、第二送料机构、清理机构和冷压机构,所述底板的顶端左侧固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运输带,所述底板的顶端右侧固接有第二运输带,所述第二运输带的中心处设置有冷压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第一送料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围挡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二送料机构,所述第一运输带的右侧安装有清理机构;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撑板、第一涂胶辊、第二涂胶辊、第一滑块、触点开关、第一弹簧、滑道、凸轮、伺服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第一送料槽、推杆、连杆、滚轮、转块、第二弹簧和固定块,所述撑板的右侧内部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涂胶辊,所述撑板的右侧内部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涂胶辊,所述第一涂胶辊和第二涂胶辊的前端和后端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侧固接有触点开关,顶端所述第一滑块的外壁顶端固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撑板的右侧固接有滑道,所述撑板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凸轮,所述撑板的背部固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前表面输出轴与凸轮的背
部固定相连,所述撑板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凸轮的前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壁套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的顶端套接在第一涂胶辊的外壁前端,所述第一送料槽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端左侧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连杆的底端背部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连杆的外壁左侧挂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右侧挂接有固定块,所述撑板固接在外壳的内部左侧,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撑板的右侧内部,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接在撑板的右侧内部顶端,所述第一送料槽固接在外壳的内部左侧顶端,所述滚轮的右侧贴合在凸轮的左侧,所述转块与外壳的内壁左侧固定相连,所述固定块的背部固接在外壳的内壁。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涂胶辊和第二涂胶辊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出胶孔,且第一涂胶辊和第二涂胶辊均与外界的挤胶机相连通。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送料槽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推杆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且第一送料槽的右侧底端开设有出料口。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围挡机构包括竖板、转接头、挡杆、挡板、撑杆和电动推杆,所述竖板的背部顶端固接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挡杆,所述挡杆的底端固接有挡板,所述挡杆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撑杆,所述挡杆的前表面底端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竖板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外壳的内壁中心处,所述撑杆的前端转动连接在竖板的背部中心处,所述电动推杆的前端固接在竖板的背部底端。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围挡机构对称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中心处。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包括第二送料槽、撑块、转杆、步进电机、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和托块,所述第二送料槽的前表面和背部设置有撑块,所述撑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顶端所述撑块的右侧固接有步进电机,所述转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固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的外壁均匀分布有多个托块,所述第二送料槽固接在外壳的内部右侧顶端,所述撑块固接在外壳的内壁右侧顶端。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框架、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二滑块、第一伸缩杆、第三弹簧、第三皮带、刮板和收集盒,所述框架的内侧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所述框架的内侧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外壁前端和后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内侧固接有第一伸缩杆,顶端所述第二滑块的顶端固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压辊的外壁套接有第三皮带,所述框架固接在外壳的内壁右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端固接在框架的内壁顶端,所述第三皮带的外侧套接在第一运输带的右侧,所述刮板固接在外壳的内壁,且刮板的内侧贴合在复合板材的外壁,所述收集盒插接在外壳的前表面右侧底端内部,且刮板的底端设置在收集盒的顶端右侧。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冷压机构包括底座、液压杆、第二伸缩杆、支座、光杆、顶板、液压缸和压板,所述底座的顶端中心处固接有液压杆,所述底座的顶端四角均匀固接有多个第二伸缩杆,所述液压杆和多个第二伸缩杆的顶端固接有支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前端和后端均匀固接有多个光杆,多个所述光杆的顶端固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中心处固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固接有压板,所述底座固接在底板的顶端右侧,所述支座和压板滑动连接在光杆的外壁,所述支座支座设置在第二运输带的中心处底端。
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座的顶端内部开设有凹槽。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8.(1)通过第一送料机构中的伺服电机的工作,可以带动凸轮转动,从而带动贴合在凸轮左侧的滚轮移动,可以使连杆以转块为轴心转动,通过连杆的顶端可以带动推杆进行移动,在第二弹簧拉伸时产生的回弹力,可以拉动连杆带动推杆向右滑动,在推杆移动时可以将放置在第一送料槽内部的板芯从第一送料槽右侧底端开设的出料口排出,将板芯推送到第一涂胶辊和第二涂胶辊的内侧,通过板芯自身的厚度会带动第二涂胶辊向上滑动,在第一滑块移动时可以带动其内侧的触点开关打开,可以控制外界与第一涂胶辊和第二涂胶辊相连通的挤胶机工作,使胶体从开设在第一涂胶辊和第二涂胶辊外壁开设的出胶孔排出,即可以对板芯的顶端和底端涂抹胶体的同时并对板芯进行送料工作;
19.(2)通过围挡机构中竖板、转接头、挡杆、挡板、撑杆和电动推杆的配合工作,可以带动撑杆以转接头为轴心转动,使撑杆向斜下方移动,从而使挡板扣合到第一运输带的顶端,从而可以对复合板材的下面板进行围挡,便于将涂抹好胶体后的板芯运输到下面板的顶端,当板芯的另一端扣合到下面板顶端后,电动推杆重新推动挡杆,使挡板取消对下面板和板芯的围挡,便于第一运输带继续带动下面板和板芯移动;
20.(3)通过第二送料机构中第二送料槽、撑块、转杆、步进电机、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和托块的配合工作,可以对复合板材中的上面板进行支撑,当下面板和板芯移动到第二送料槽的底端后,步进电机工作,通过转杆转动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套接在其外壁的第二皮带转动,从而带动托块移动,使卡接在托块顶端的上面板掉落扣合到板芯的顶端,使下面板、板芯和上面板扣合到一起;
21.(4)通过清理机构中框架、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二滑块、第一伸缩杆、第三弹簧、第三皮带、刮板和收集盒的配合工作,可以对扣合到一起的上、下面板和板芯进行初步的挤压,同时通过贴合在板材外侧刮板的工作,可以对溢出的多余胶体进行清理,并将刮落的胶体流入到收集盒的内部,便于对胶体进行收集,便于后续对其进行处理或再次利用,减少胶体原料的损耗,避免产生浪费;
22.(5)通过上述结构和第一运输带、第二运输带和冷压机构的配合工作,可以对清理后并经过初步挤压的复合板材中的上、下面板和板芯进行挤压,从而完成对复合板材的冷压加工,便于分别对复合板材中的下面板、板芯和上面板进行送料工作的同时对板芯进行涂胶,并在对其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对复合板材进行初步压实,对多余溢出的胶体进行清理和回收,避免造成胶体原料浪费,减少损耗,避免有胶体粘附到冷压机构中,且整个加工过程形成流水线,减少人工,提升对复合板材的冷压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智能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图1中外壳的正视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发明图2中第一送料机构的正视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发明图3中凸轮和滚轮的正视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发明图2中围挡机构的侧视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发明图2中第二送料机构的正视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发明图6的侧视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本发明图2中清理机构的正视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31.图9是本发明图1中冷压机构的侧视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底板,2、外壳,3、第一运输带,4、第二运输带,5、第一送料机构,501、撑板,502、第一涂胶辊,503、第二涂胶辊,504、第一滑块,505、触点开关,506、第一弹簧,507、滑道,508、凸轮,509、伺服电机,510、第一皮带轮,511、第一皮带,512、第一送料槽,513、推杆,514、连杆,515、滚轮,516、转块,517、第二弹簧,518、固定块,6、围挡机构,601、竖板,602、转接头,603、挡杆,604、挡板,605、撑杆,606、电动推杆,7、第二送料机构,701、第二送料槽,702、撑块,703、转杆,704、步进电机,705、第二皮带轮,706、第二皮带,707、托块,8、清理机构,801、框架,802、第一压辊,803、第二压辊,804、第二滑块,805、第一伸缩杆,806、第三弹簧,807、第三皮带,808、刮板,809、收集盒,9、冷压机构,901、底座,902、液压杆,903、第二伸缩杆,904、支座,905、光杆,906、顶板,907、液压缸,908、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实施例一
35.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发明为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智能生产线,包括底板1、外壳2、第一运输带3、第二运输带4、第一送料机构5、围挡机构6、第二送料机构7、清理机构8和冷压机构9,底板1的顶端左侧固接有外壳2,外壳2用于对安装在其内部的多个机构进行固定,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运输带3,底板1的顶端右侧固接有第二运输带4,第一运输带3和第二运输带4用于对需要进行冷压加工的复合板材进行运输,第二运输带4的中心处设置有冷压机构9,冷压机构9用于对复合板材进行冷压加工,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运输带3、第二运输带4和冷压机构9其配套电源和控制开关也可由厂家提供,除此之外,本发明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发明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内部结构和方法的改进,外壳2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第一送料机构5,第一送料机构5用于对复合板材的板芯进行送料工作,并且可以对复合板材的板芯进行涂胶工作,外壳2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围挡机构6,围挡机构6用于对复合板材的下面板进行围挡,外壳2的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二送料机构7,第二送料机构7用于对复合板材的上面板进行送料工作,第一运输带3的右侧安装有清理机构8,清理机构8可以对贴合在一起的复合板材中下面板、板芯和上面板进行初步挤压,并可以将从复合板材两侧溢出的胶体进行清理;
36.第一送料机构5包括撑板501、第一涂胶辊502、第二涂胶辊503、第一滑块504、触点开关505、第一弹簧506、滑道507、凸轮508、伺服电机509、第一皮带轮510、第一皮带511、第一送料槽512、推杆513、连杆514、滚轮515、转块516、第二弹簧517和固定块518,撑板501的右侧内部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涂胶辊502,第一涂胶辊502用于带动复合板材的板芯进行移动,撑板501的右侧内部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涂胶辊503,第一涂胶辊502和第二涂胶辊503用于向板芯的顶端和底端涂抹胶体,第一涂胶辊502和第二涂胶辊503的前端和后端外壁转
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04,第一滑块504用于带动第一涂胶辊502和第二涂胶辊503在撑板501的内部滑动,第一滑块504的内侧固接有触点开关505,触点开关505用于控制与第一涂胶辊502和第二涂胶辊503相连通的挤胶机进行工作,顶端第一滑块504的外壁顶端固接有第一弹簧506,第一弹簧506的弹力系数为10n/cm-20n/cm,第一弹簧506用于对顶端的第一滑块504进行挤压,从而可以对顶端的第一滑块504进行复位,撑板501的右侧固接有滑道507,滑道507用于对板芯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撑板50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凸轮508,凸轮508用于带动滚轮515进行移动,撑板501的背部固接有伺服电机509,伺服电机509用于带动凸轮508进行转动,伺服电机509的前表面输出轴与凸轮508的背部固定相连,撑板501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10,第一皮带轮510用于带动第一皮带511进行转动,第一皮带轮510与凸轮508的前端固定相连,第一皮带轮510的外壁套接有第一皮带511,第一皮带511用于带动第一涂胶辊502进行转动,第一皮带511的顶端套接在第一涂胶辊502的外壁前端,第一送料槽512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推杆513,推杆513用于推动板芯进行移动,使板芯的右侧移动到第一涂胶辊502的顶端,从而通过第一涂胶辊502带动板芯进行移动,推杆513的底端左侧转动连接有连杆514,连杆514用于带动推杆513进行移动,连杆51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515,滚轮515用于带动连杆514进行移动,连杆514的底端背部转动连接有转块516,转块516用于对连杆514进行支撑,连杆514的外壁左侧挂接有第二弹簧517,第二弹簧517的弹力系数为20n/cm-30n/cm,第二弹簧517用于对连杆514进行拉伸,从而带动连杆514进行移动,第二弹簧517的右侧挂接有固定块518,固定块518用于对第二弹簧517的右侧进行固定,撑板501固接在外壳2的内部左侧,撑板501用于对凸轮508进行支撑,第一滑块504滑动连接在撑板501的右侧内部,第一弹簧506的顶端固接在撑板501的右侧内部顶端,第一送料槽512固接在外壳2的内部左侧顶端,滚轮515的右侧贴合在凸轮508的左侧,转块516与外壳2的内壁左侧固定相连,固定块518的背部固接在外壳2的内壁,第一涂胶辊502和第二涂胶辊503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出胶孔,通过出胶孔可以将从挤胶机内部排出的胶体涂抹到板芯的顶端和底端,且第一涂胶辊502和第二涂胶辊503均与外界的挤胶机相连通,第一送料槽512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推杆513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且第一送料槽512的右侧底端开设有出料口,板芯可以通过第一送料槽512右侧底端开设的出料口从其第一送料槽512的内部排出。
37.实施例二
38.请参阅图5-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围挡机构6包括竖板601、转接头602、挡杆603、挡板604、撑杆605和电动推杆606,竖板601的背部顶端固接有转接头602,转接头602用于对挡杆603进行支撑,转接头60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挡杆603,挡杆603用于对挡板604进行固定,并可以带动挡板604进行移动,挡杆603的底端固接有挡板604,挡板604用于对复合板的下面板进行围挡,挡杆603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撑杆605,撑杆605用于对挡杆603进行支撑,挡杆603的前表面底端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606,电动推杆606用于带动挡杆603进行移动,竖板601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外壳2的内壁中心处,竖板601用于对转接头602和电动推杆进行固定,并可以对撑杆605的前端进行支撑,撑杆605的前端转动连接在竖板601的背部中心处,电动推杆606的前端固接在竖板601的背部底端,围挡机构6对称设置在外壳2的内部中心处。
39.第二送料机构7包括第二送料槽701、撑块702、转杆703、步进电机704、第二皮带轮
705、第二皮带706和托块707,第二送料槽701的前表面和背部设置有撑块702,撑块702用于对转杆703进行支撑,撑块70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703,转杆703用于带动第二皮带轮705进行转动,顶端撑块702的右侧固接有步进电机704,步进电机704用于带动转杆703进行转动,转杆703的外壁左右两侧固接有第二皮带轮705,第二皮带轮705用于带动皮带706进行转动,第二皮带轮70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706,第二皮带706用于带动托块707进行移动,第二皮带706的外壁均匀分布有多个托块707,托块707用于对复合板材中的上面板进行支撑,第二送料槽701固接在外壳2的内部右侧顶端,第二送料槽701用于对复合板材中的上面板进行送料工作,撑块702固接在外壳2的内壁右侧顶端。
40.实施例三
41.请参阅图-图9所示,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清理机构8包括框架801、第一压辊802、第二压辊803、第二滑块804、第一伸缩杆805、第三弹簧806、第三皮带807、刮板808和收集盒809,框架801的内侧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802,第一压辊802用于带动贴合到一起的复合板材进行移动,框架801的内侧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压辊803,第一压辊802和第二压辊803用于对贴合到一起的复合板材进行初步挤压,第一压辊802和第二压辊803的外壁前端和后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块804,第二滑块804用于带动第二压辊803在框架801的内部滑动,第二滑块804的内侧固接有第一伸缩杆805,第一伸缩杆805用于对第二滑块804进行限位,第一伸缩杆805由第一套管和第一插杆组成,第一套管的底端和第一插杆的顶端分别与第二滑块804的内侧固定相连,顶端第二滑块804的顶端固接有第三弹簧806,第三弹簧806用于对第二滑块804进行挤压,从而对第二滑块804进行复位,第二弹簧804的弹力系数为30n/cm-50n/cm,第一压辊802的外壁套接有第三皮带807,第三皮带807用于带动第一压辊802进行转动,框架801固接在外壳2的内壁右侧,框架801用于对第一压辊802和第二压辊803进行支撑,第三弹簧806的顶端固接在框架801的内壁顶端,第三皮带807的外侧套接在第一运输带3的右侧,刮板808固接在外壳2的内壁,且刮板808的内侧贴合在复合板材的外壁,刮板808用于对从贴合在一起的复合板材中溢出的胶体进行剐蹭,并对复合板材的两侧进行清理,收集盒809插接在外壳2的前表面右侧底端内部,且刮板808的底端设置在收集盒809的顶端右侧,收集盒809用于对剐蹭下的胶体进行收集,并便于对收集到的胶体进行集中处理或再次利用。
42.冷压机构9包括底座901、液压杆902、第二伸缩杆903、支座904、光杆905、顶板906、液压缸907和压板908,底座901的顶端中心处固接有液压杆902,液压杆902用于带动支座904进行移动,底座901的顶端四角均匀固接有多个第二伸缩杆903,第二伸缩杆903用于对支座904进行支撑,第二伸缩杆903由第二套管和第二插杆组成,第二套管的底端与底座901的顶端固定相连,第二插杆的顶端与支座904的底端固定相连,液压杆902和多个第二伸缩杆903的顶端固接有支座904,支座904用于对复合板材进行支撑,底座901的顶部前端和后端均匀固接有多个光杆905,光杆905用于对支座904和压板908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多个光杆905的顶端固接有顶板906,顶板906用于对液压缸907进行固定,顶板906的内部中心处固接有液压缸907,液压缸907用于带动压板908进行移动,液压缸907的底端固接有压板908,压板908用于对复合板材进行挤压,底座901固接在底板1的顶端右侧,支座904和压板908滑动连接在光杆905的外壁,支座支座904设置在第二运输带4的中心处底端,支座904的顶端内部开设有凹槽,第二运输带4可以从凹槽的顶端穿过。
4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该装置开始使用时,使用者先将需要进行冷压加工复合板材的板芯和上面板分别放置到第一送料槽512和第二送料槽701的内部,然后使用者将复合板材的下面板放置到第一运输带3的顶端,通过第一运输带3的工作可以将下面板运输到外壳2的内部,与此同时,通过伺服电机509的工作,可以带动凸轮508转动,在凸轮508转动时可以带动贴合在凸轮508左侧的滚轮515移动,从而可以通过滚轮515带动连杆514以转块516为轴心转动,可以带动转动连接在连杆514顶端的推杆513在第一送料槽512的底端内侧滑动,通过第二弹簧517产生的回弹力,拉动连杆514向右侧移动,从而可以通过推杆513将放置在第一送料槽512内部的板芯向右侧滑动,使板芯的一端移动到第一涂胶辊502的顶端,在伺服电机509带动凸轮508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固接在凸轮508前端的第一皮带轮510转动,在第一皮带轮510转动时可以带动套接在其外壁的第一皮带51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涂胶辊502转动,在第一涂胶辊502转动时,可以带动移动到其顶端的板芯移动,当板芯移动时,可以将第二涂胶辊503向上推动,此时滑动连接在撑板501内部的第一滑块504向上滑动,可以带动固接在其内侧的触点开关505打开,通过触点开关505可以控制与第一涂胶辊502和第二涂胶辊503相连通的挤胶机开始工作,可以将胶体通过第一涂胶辊502和第二涂胶辊503表面开设的出胶孔排出,在板芯通过第一涂胶辊502和第二涂胶辊503内侧的同时,可以将板芯的顶端和底端涂抹胶体,然后通过滑道507的工作,可以将涂上胶体的板芯运输到第一运输带3的顶端,与此同时,围挡机构6中的电动推杆606收缩,带动转动连接在其顶端的挡杆603以转接头602为轴心转动,使挡杆603的顶端向斜下方移动,从而带动挡板604扣合到第一运输带3的顶端,可以对移动到挡板604左侧的复合板材中的下面板进行围挡,然后涂满胶体的板芯会通过滑道507的工作,可以使板芯掉落到下面板的顶端,之后通过电动推杆606的工作,将挡杆603重新撑起,使挡板604取消对下面板和板芯的围挡,使下面板和板芯继续向右侧移动,当下面板和板芯移动到第二送料机构7中第二送料槽701的底端,然后通过步进电机704的工作,可以带动转杆703转动,在转杆703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皮带轮705转动,从而带动套接在其外壁的第二皮带706转动,在第二皮带706转动时会带动撑块707也移动,将卡接在撑块707顶端的上面板取消卡接,使上面板扣合到位于第一送料槽701底端的下面板和板芯的顶端,当复合板材中下面板、板芯和上面板贴合到一起之后,第一运输带3会继续带动上、下面板和板芯向右侧移动,当下面板、板芯和上面板移动到清理机构8的内侧时,通过第三弹簧806自身收缩时产生的回弹力,可以对经过第二压辊803底端的复合板材进行初步挤压,使下面板、板芯和上面板之间的胶体粘连的更加紧实,同时在复合板材经过刮板808的内侧时,刮板808贴合在板材的外侧,可以将从下面板、板芯和上面板之间溢出的胶体进行清理,将多余的胶体刮出并流入到收集盒809的内部,便于对多余的胶体进行收集,方便后续对胶体进行回收,经过初步压实并清理过多余胶体的复合板材会通过第一运输带3和第二运输带4的配合工作,可以将其运输到冷压机构9中支座904的顶端,此时通过液压杆902的工作,可以将复合板材从第二运输带4的顶端撑起,然后通过液压缸907的工作,可以带动压板908向下移动,对复合板材进行挤压,并将板材压实,压实复合板材后,通过液压杆902的液压缸907的工作,可以分别带动压板908和支座904反方向移动,使压实后的复合板材重新放置到第二运输带4的顶端,便于后续对冷压加工后的复合板材进行后续处理。
44.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
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智能生产线,包括底板(1)、外壳(2)、第一运输带(3)、第二运输带(4)和冷压机构(9),所述底板(1)的顶端左侧固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运输带(3),所述底板(1)的顶端右侧固接有第二运输带(4),所述第二运输带(4)的中心处设置有冷压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第一送料机构(5),所述外壳(2)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围挡机构(6),所述外壳(2)的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二送料机构(7),所述第一运输带(3)的右侧安装有清理机构(8);所述第一送料机构(5)包括撑板(501)、第一涂胶辊(502)、第二涂胶辊(503)、第一滑块(504)、触点开关(505)、第一弹簧(506)、滑道(507)、凸轮(508)、伺服电机(509)、第一皮带轮(510)、第一皮带(511)、第一送料槽(512)、推杆(513)、连杆(514)、滚轮(515)、转块(516)、第二弹簧(517)和固定块(518),所述撑板(501)的右侧内部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涂胶辊(502),所述撑板(501)的右侧内部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涂胶辊(503),所述第一涂胶辊(502)和第二涂胶辊(503)的前端和后端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04),所述第一滑块(504)的内侧固接有触点开关(505),顶端所述第一滑块(504)的外壁顶端固接有第一弹簧(506),所述撑板(501)的右侧固接有滑道(507),所述撑板(50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凸轮(508),所述撑板(501)的背部固接有伺服电机(509),所述伺服电机(509)的前表面输出轴与凸轮(508)的背部固定相连,所述撑板(501)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10),所述第一皮带轮(510)与凸轮(508)的前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皮带轮(510)的外壁套接有第一皮带(511),所述第一皮带(511)的顶端套接在第一涂胶辊(502)的外壁前端,所述第一送料槽(512)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推杆(513),所述推杆(513)的底端左侧转动连接有连杆(514),所述连杆(51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515),所述连杆(514)的底端背部转动连接有转块(516),所述连杆(514)的外壁左侧挂接有第二弹簧(517),所述第二弹簧(517)的右侧挂接有固定块(518),所述撑板(501)固接在外壳(2)的内部左侧,所述第一滑块(504)滑动连接在撑板(501)的右侧内部,所述第一弹簧(506)的顶端固接在撑板(501)的右侧内部顶端,所述第一送料槽(512)固接在外壳(2)的内部左侧顶端,所述滚轮(515)的右侧贴合在凸轮(508)的左侧,所述转块(516)与外壳(2)的内壁左侧固定相连,所述固定块(518)的背部固接在外壳(2)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胶辊(502)和第二涂胶辊(503)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出胶孔,且第一涂胶辊(502)和第二涂胶辊(503)均与外界的挤胶机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槽(512)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推杆(513)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且第一送料槽(512)的右侧底端开设有出料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机构(6)包括竖板(601)、转接头(602)、挡杆(603)、挡板(604)、撑杆(605)和电动推杆(606),所述竖板(601)的背部顶端固接有转接头(602),所述转接头(60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挡杆(603),所述挡杆(603)的底端固接有挡板(604),所述挡杆(603)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撑杆(605),所述挡杆(603)的前表面底端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606),所述竖板(601)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外壳(2)的内壁中心处,所述撑杆(605)的前端转动连接在竖板(601)的背部中心处,所述电动推杆(606)的前端固接在竖板(601)的背部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机构(6)对称设置在外壳(2)的内部中心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料机构(7)包括第二送料槽(701)、撑块(702)、转杆(703)、步进电机(704)、第二皮带轮(705)、第二皮带(706)和托块(707),所述第二送料槽(701)的前表面和背部设置有撑块(702),所述撑块(70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703),顶端所述撑块(702)的右侧固接有步进电机(704),所述转杆(703)的外壁左右两侧固接有第二皮带轮(705),所述第二皮带轮(70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706),所述第二皮带(706)的外壁均匀分布有多个托块(707),所述第二送料槽(701)固接在外壳(2)的内部右侧顶端,所述撑块(702)固接在外壳(2)的内壁右侧顶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8)包括框架(801)、第一压辊(802)、第二压辊(803)、第二滑块(804)、第一伸缩杆(805)、第三弹簧(806)、第三皮带(807)、刮板(808)和收集盒(809),所述框架(801)的内侧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802),所述框架(801)的内侧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压辊(803),所述第一压辊(802)和第二压辊(803)的外壁前端和后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块(804),所述第二滑块(804)的内侧固接有第一伸缩杆(805),顶端所述第二滑块(804)的顶端固接有第三弹簧(806),所述第一压辊(802)的外壁套接有第三皮带(807),所述框架(801)固接在外壳(2)的内壁右侧,所述第三弹簧(806)的顶端固接在框架(801)的内壁顶端,所述第三皮带(807)的外侧套接在第一运输带(3)的右侧,所述刮板(808)固接在外壳(2)的内壁,且刮板(808)的内侧贴合在复合板材的外壁,所述收集盒(809)插接在外壳(2)的前表面右侧底端内部,且刮板(808)的底端设置在收集盒(809)的顶端右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冷压机构(9)包括底座(901)、液压杆(902)、第二伸缩杆(903)、支座(904)、光杆(905)、顶板(906)、液压缸(907)和压板(908),所述底座(901)的顶端中心处固接有液压杆(902),所述底座(901)的顶端四角均匀固接有多个第二伸缩杆(903),所述液压杆(902)和多个第二伸缩杆(903)的顶端固接有支座(904),所述底座(901)的顶部前端和后端均匀固接有多个光杆(905),多个所述光杆(905)的顶端固接有顶板(906),所述顶板(906)的内部中心处固接有液压缸(907),所述液压缸(907)的底端固接有压板(908),所述底座(901)固接在底板(1)的顶端右侧,所述支座(904)和压板(908)滑动连接在光杆(905)的外壁,所述支座支座(904)设置在第二运输带(4)的中心处底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904)的顶端内部开设有凹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板材的自动冷压智能生产线,涉及复合板材生产加工技术领域,解决在使用时不便于对复合板材进行送料,且在进行冷压加工时,胶体溢出,造成胶体原料浪费的技术问题,包括底板、外壳、第一送料机构、围挡机构、第二送料机构和清理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第一送料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围挡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二送料机构,所述第一运输带的右侧安装有清理机构,通过上述结构配合工作,可以对复合板材中的面板和板芯进行送料的同时对板芯进行涂胶工作,并在其运输过程中对溢出的胶体进行清理和回收,避免胶体原料浪费,且整个加工过程形成流水线,减少人工,提升冷压生产效率。提升冷压生产效率。提升冷压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程帆 黄智强 宾灿翔 冯云峰 谭勤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雪宝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3/9/1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