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设备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2
阅读:102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设备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通信设备之间的连接,基本靠各种接口/协议连接,随着用户增加了关于多个设备之间的关联连接问题,如:电脑使用usb转串口可以和设备通信上,换成plc屏与设备就连接通信不上。
3.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通信设备之间的连接装置,来解决上述多种设备之间关联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至少提供一种通信设备的连接装置。
5.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的连接装置,包括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包括第一接口部,用于通过第一接口与通信设备连接;第二接口部,用于备通过第二接口与通信设备连接;
6.辅助模块,包括具有识别码的辅助部,并连接第二接口部,且通过第二接口部连接通信设备,将通信设备通过识别信号识别认证关联,将通信设备通过识别信号识别认证关联;
7.信号模块,用于在连接到第一接口部和连接到第二接口部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之间转换,将连接到通信设备的通信信号、识别信号输入并输出到主控模块,以及将通信信号输入/输出至主控模块。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口部为多个第二接口。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部为相对应的多个第一接口。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模块和所述第二接口部设置在第一基板上,所述信号模块和第一接口部设置在第二基板上。
11.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监控模块,包括与辅助部连接的监控部、警报部。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部的识别码与监控模块交互;监控部监控识别码,监控部判断识别码是否匹配至少两个通信设备;判断结果转发至警报部。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通信设备通过不同的识别码关联。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警报部接收到不匹配信号后,发出警报。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模块设置在第三基板上。
16.上述方案,通过辅助模块,将识别码关联控制设备与执行设备,将第一接口部/第二接口部分别连接不同的通信设备,达到既能安全的连接至少两个通信设备,也能将连接装置智能模块化,替代需要不同的、多种接口才能互相连接的连接装置。
1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19.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通信设备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通信设备的连接装置的通信设备连接示意图;
21.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通信设备的连接装置的多个通信设备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23.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
24.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此外,本文中的“多”表示两个或者多于两个。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25.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设备的连接装置,所包括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包括第一接口部,用于通过第一接口与通信设备连接;第二接口部,用于通过第二接口与通信设备连接;
26.辅助模块,包括具有识别码的辅助部,并连接第二接口部,且通过第二接口部连接通信设备,将通信设备通过识别信号识别认证关联;辅助模块的识别码可以为数字证书和公钥加密,基于证书的认证,证书身份验证使用证书颁发机构颁发的数字证书和公钥加密来验证用户身份。证书存储身份信息和公钥,而用户拥有虚拟存储的私钥。基于证书的身份验证使用sso。且每台通信设备均可以具备该数字证书,通过公钥加密的方式识别身份。
27.信号模块,用于在连接到第一接口部和连接到第二接口部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之间转换,将连接到通信设备的通信信号、识别信号输入并输出到主控模块,以及将通信信号输入/输出至执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主要用于将信号模块的数字信号进行转换(digitalsignalconversion),具体是将连续时间或离散时间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数字信号转换是现代通信、控制和信号处理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它使得我们可以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便于存储、传输、处理和分析。
28.数字信号转换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脉冲编码调制(pulsecode modulation,pcm):将模拟信号按照一定采样频率进行采样,然后将每个采样值用固定位数的二进制数进行表示,形成一个二进制序列,这个序列就是数字信号。pcm技术是最常用的数字信号转换方式,广泛应用于电话、音频和视频等领域。
29.微处理器型a/d转换器:微处理器型a/d转换器通过一个模数转换器实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转换速度快、精度高、可编程性强,适用于高速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应用。
30.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successiveapproximationadc):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采
用逐次逼近法,逐位地逼近输入模拟信号,从而得到数字信号。这种转换方式精度较高,速度也较快,适用于一些要求较高精度和速度的应用。
31.delta-sigma转换器(delta-sigmaadc):delta-sigma转换器采用了过采样和数字滤波技术,通过将采样率提高到很高的水平,利用数字滤波技术降低采样率,从而得到较高的分辨率和抗噪性能,适用于一些高精度和高信噪比的应用。
32.模拟前端数字化(analogfront-enddigitization,afe):模拟前端数字化是一种将模拟信号通过前置模拟电路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数字转换的方式,包括模拟滤波、放大、抽取等技术。这种转换方式可以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相结合,以实现更高的灵活性、更好的抗干扰性和更高的精度。
33.以上是数字信号转换的主要方式,不同的转换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具体选择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
34.所述第二接口部为多个第二接口。
35.所述第一接口部为相对应的多个第一接口。
36.所述辅助模块和所述第二接口部设置在第一基板上,所述信号模块和第一接口部设置在第二基板上。
37.还包括监控模块,包括与辅助部连接的监控部、警报部。
38.所述辅助部的识别码与监控模块交互;监控部监控识别码下发的识别码,监控部判断识别码是否匹配至少两个通信设备;判断结果转发至警报部。
39.所述多个通信设备通过不同的识别码关联。识别码也可以为pci设备身份码,如:根据pci规范,windows9x/nt/xp系统,通过vid、did、sid、svid、rid及cc等6个识别代码对某一个pci设备进行最终身份识别,并通过这些代码引导操作系统检测设备状态、发现新设备,安装设备不同版本的驱动等工作,并最终确保设备在系统平台内正常安全运行。这6个由十六进制代码编写的识别id,就组成了pciids(“s”表示复数)。
40.vid:全称vendoridentification,又称vendorid,是代表发明设备的专利所有者(技术厂商)的识别码,即常说的厂商id,这个id是pci-sgi组织统一编制命名的,是唯一的厂商标识,不允许重名。例如:ati的vid是0x1002,而nvidia的vid则是0x10de。
41.did:全称deviceidentification,又称deviceid,是针对设备本身标识的代码,即常说的设备id。这个id标识主要区别同类设备的不同型号,一般由技术发明厂商按pci规范命名,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有重名(由于不同厂商都有唯一的vid,因此并不会混淆身份)。例如:同样研发代号为r350的ati9800和ati9800xt,设备id却不同,分别为:0x4e48和0x4e4a。
42.sid:全称subsystem-identification,又称sub-id子(次要)系统(设备)识别码,是授权被制造的设备的二次编码。和did的区别是这个代码不是原技术厂商设备的代码,而是二级制造厂商代工设备的代码。有时候,如果是由技术厂商自己组织制造设备,这个编码也可以和did同名。
43.svid:全称subsystem-vendoridentification,又称sub-vendorid子(次要)系统厂商识别码,是由pci-sgi组织认证的二级制造厂商的识别码,同样是唯一的厂商标识,不允许重名,但同一家技术厂商的vid和svid可以重名。sid和svid代码通常放在一起,作为设备二次认证的ids。例如:8139网卡的subsystemids组合是0x813910ec,前面的8139是sid,
后面的10ec是svid。
44.rid:全称revisionid,又称revid。即通常所说的版本号:rev.x.
45.cc:全称class-code,类型代码,是区别不同类或者同类不同规格设备类型的编码。对于每一种设备如显示、声卡、scsi、usb设备等等都有各自的标准分类。例如:class-code:000c0300,代表uhci类型的usb设备;而class-code:000c0310,则代表ohci类型的usb设备。
46.上述的id信息,我们可以通过bios自检画面或者wcpuid之类的系统信息检测软件看到。
47.所述警报部接收到不匹配信号后,发出警报。
48.所述监控模块设置在第三基板上。
49.上述方案,通过辅助模块,将识别码关联控制设备与执行设备,将第一接口部/第二接口部分别连接不同的通信设备,达到既能安全的连接至少两个通信设备,也能将连接装置智能模块化,替代需要不同的、多种接口才能互相连接的连接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通信设备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包括第一接口部,用于通过第一接口与通信设备连接;第二接口部,用于备通过第二接口与通信设备连接;辅助模块,包括具有识别码的辅助部,并连接第二接口部,且通过第二接口部连接通信设备,将通信设备通过识别信号识别认证关联,将通信设备通过识别信号识别认证关联;信号模块,用于在连接到第一接口部和连接到第二接口部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之间转换,将连接到通信设备的通信信号、识别信号输入并输出到主控模块,以及将通信信号输入/输出至主控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部为多个第二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部为相对应的多个第一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模块和所述第二接口部设置在第一基板上,所述信号模块和第一接口部设置在第二基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模块,包括与辅助部连接的监控部、警报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部的识别码与监控模块交互;监控部监控识别码,监控部判断识别码是否匹配至少两个通信设备;判断结果转发至警报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信设备通过不同的识别码关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部接收到不匹配信号后,发出警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设置在第三基板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的连接装置,包括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包括第一接口部,用于控通过第一接口与通信设备连接;第二接口部,用于通过第二接口与通信设备连接;辅助模块,包括具有识别码的辅助部,并连接第二接口部,且通过第二接口部连接通信设备,将通信设备通过识别信号识别认证关联;信号模块,用于在连接到第一接口部和连接到第二接口部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之间转换,将通信信号、识别信号输入并输出到主控模块,以及将通信信号输入/输出至主控模块。上述方案,应用在网络安全通信领域,可以适配不同的通信设备之间安全通信交互。信交互。信交互。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辉 林志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汇恒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3/9/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高纯度醋酸地塞米松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下一篇:一种蜗杆磨滚轮修形齿廓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