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4
阅读:223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本公开涉及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2.无人机云台,是指无人机用于安装、固定摄像机等任务载荷的支撑设备;无人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
3.目前,利用无人机进行影像采集已经在多种行业内得到认可,基本有六大应用领域,包括:灾害救援、街景拍摄、监控巡察、环保检测、电力巡检、交通监视和农业植保。无人机航拍摄影是以无人驾驶飞机作为空中平台,以机载遥感设备,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按照一定精度要求制作成图像。
4.为了方便拍摄设备的安装,一般会在无人机上安装云台装置,用于支撑相机,在无人机上升的飞行过程中,紧固件会受到较大拉力,在多次反复上升下降中,容易造成云台挂载装置损坏。
5.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经常由于螺旋桨转动、云台抖动或者外界强风的影响造成相机的不稳定晃动;同时,无人机自身震动的影响,导致相机所拍摄的画面不清晰,拍摄效果较差,需要后期对数据进行大量的处理工作来弥补由于相机晃动造成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
7.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包括:
8.支架主体1,所述支架主体1上部设有挂载部以挂载到无人机设备,所述支架主体中部设有上云台挂载部;
9.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中部设有下云台挂载部以挂载云台影像设备;
10.所述上云台挂载部与所述下云台挂载部可连接,使所述支架主体配合所述辅助支架形成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对所述无人机设备与所述云台影像设备进行减震与防颤。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主体四端设有主减震安装部,所述辅助支架四端设有辅减震安装部。
12.进一步的,所述主减震板与所述辅减震板中间设有固定安装孔以将主减震板固定在所述主减震安装部,辅减震板固定在所述辅减震安装部。
13.进一步的,所述主减震板与所述辅减震板为三角形并设有安置减震球的减震球定位孔。
14.进一步的,所述主减震板的定位孔与所述辅减震板的定位孔一一对应以配合固定减震球。
15.进一步的,所述辅减震板的减震球定位孔周边设有扩容槽。
16.进一步的,所述辅减震板至少有一块设有两个通孔,至少有一块设有三个通孔。
17.进一步的,所述主减震板与所述辅减震板一一对应配合以形成减震结构。
18.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结构在水平方向向外向下倾斜45度以使所述减震结构可分散水平与竖直方向的外力作用。
19.进一步的,至少有三组减震结构内设有减震球。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高。通过支架主体与辅助支架两个独立的结构连接配合达到了减震与防颤的功能。
附图说明
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立体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主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俯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支架俯视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减震板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孔辅减震板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孔辅减震板示意图
30.图中:1-支架主体;2-挂载部;3-上云台挂载部;4-辅助支架;5-下云台挂载部;6-主减震安装部;7-辅减震安装部;8-安装固定孔;9-主减震板;10-辅减震板;11-主减震球定位孔;12-辅减震球定位孔;13-扩容槽;14-通孔;15-减震球;16-接口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立体图;
33.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系统是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上部设有挂载部以挂载到无人机设备,所述支架主体中部设有上云台挂载部;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中部设有下云台挂载部以挂载云台影像设备;所述上云台挂载部与所述下云台挂载部可连接,使所述支架主体配合所述辅助支架形成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对所述无人机设备与所述云台影像设备进行减震与防颤。
34.无人机云台挂载支架系统的支架主体1上部的挂载部2设有三处螺丝固定组件,保证所述系统可牢固的固定安装在无人机对应的固定部位;支架主体的的一端设有串口设备,可供将云台的影像设备连接至无人机设备进行拍摄工作。
3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侧视图,参见图2,可更加清晰的看到云台挂载支架系统的结构,上部分是支架主体1,下部分是辅助支架4,上下两部分分
离并通过支架主体的上云台挂载部3与辅助支架的下云台挂载部5连接,配合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系统。
3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俯视图,参见图2与图3与图4;
37.所述支架主体四端设有主减震安装部6,上部分的支架主体1的主减震板9与下部分辅助支架4的辅减震板10一一对应形成减震结构,将减震球组合设置于其中起到减震的效果。连接部分的结构面积占整个系统比较小的部分,利于将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重力、风阻等不利作用力均匀分散至四个减震结构,以达到保护整个系统装置的目的。
38.所述减震结构在水平方向向外向下倾斜45度以使所述减震结构可分散水平与竖直方向的外力作用,让整个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处于稳定的状态以达到保护整个系统装置的目的。
3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支架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减震板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孔辅减震板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孔辅减震板示意图
40.参见图4、图5、图6与图7,所述辅助支架4四端设有辅减震安装部7,辅助减震安装部7上都设置有辅减震板10,其中两片辅减震板10上设有三个通孔,包括一个安装固定孔8,其中两片辅减震板10上设有两个通孔14,包括一个安装固定孔8,安装固定孔8用于将辅减震板10以螺丝固定件安装固定在辅减震安装部7上。
41.所述主减震板9与所述辅减震板10为三角形并设有安置减震球15的减震球定位孔,在本实施例中,每块减震板上有3个减震球定位孔,分别设置于三角形板的三个角。所述主减震板9的主减震球定位孔11与所述辅减震板10的辅减震球定位孔12一一对应以配合固定减震球15,在支架主体1与辅助支架4合体的时候,主减震板9与辅减震板10也会合体成上下平行的减震结构并且减震球的定位孔位置一一对应;此时将减震球15安装于减震结构中,减震球15头部嵌入固定在主减震板9的主减震球定位孔11中,同时减震球15的底部可嵌入固定在辅减震板10对应的辅减震球定位孔12中,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完成的产品每个完整的减震结构中将会有3个减震球在三角形减震板的三个角落处,是最为稳定坚固的三角形结构。
42.所述辅减震板10的辅减震球定位孔12周边设有扩容槽13,可在减震结构收到巨大压力压迫的情况下,提供给所在定位孔内的减震球15形变的空间,防止减震球15因为瞬时的巨大压力作用下,因为主减震板9压迫辅减震板10导致减震球15快速形变并没有多余空间发生爆裂,起到保护减震结构的作用。
4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结构中只要设置有两组减震球即可达到无人机飞行所要求的减震效果。
4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架主体与辅助支架只要设置两组减震结构即可满足无人机飞行所要求的减震效果。
4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上部设有挂载部以挂载到无人机设备,所述支架主体中部设有上云台挂载部;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中部设有下云台挂载部以挂载云台影像设备;所述上云台挂载部与所述下云台挂载部可连接,使所述支架主体配合所述辅助支架形成云台挂载支架系统,所述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包括若干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主减震板和辅减震板,所述主减震板固定安装在支架主体上,所述辅减震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辅助支架上,所述主减震板和所述辅减震板一一对应配合,用于对所述无人机设备与所述云台影像设备进行减震与防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四端设有主减震安装部,所述辅助支架四端设有辅减震安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震板与所述辅减震板中间设有固定安装孔以将主减震板固定在所述主减震安装部,辅减震板固定在所述辅减震安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震板与所述辅减震板为三角形并设有安置减震球的减震球定位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震板的定位孔与所述辅减震板的定位孔一一对应以配合固定减震球。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减震板的减震球定位孔周边设有扩容槽。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减震板至少有一块设有两个通孔,至少有一块设有三个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在水平方向向外向下倾斜45度以使所述减震结构可分散水平与竖直方向的外力作用。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组减震结构内设有减震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上部设有挂载部以挂载到无人机设备,所述支架主体中部设有上云台挂载部;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中部设有下云台挂载部以挂载云台影像设备;所述上云台挂载部与所述下云台挂载部可连接,使所述支架主体配合所述辅助支架形成云台挂载支架系统,对所述无人机设备与所述云台影像设备进行减震与防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无人机的云台挂载支架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高。通过支架主体与辅助支架两个独立的结构连接配合达到了减震与防颤的功能。合达到了减震与防颤的功能。合达到了减震与防颤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东 张治坚 刘滨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扩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6
技术公布日:2023/3/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