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压粉磁芯、电感器和压粉磁芯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10-08
阅读:69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磁性材料、含此磁性材料的压粉磁芯、具备此压粉磁芯的电感器以及压粉磁芯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作为形成电感器的压粉磁芯的材料已知含有fe-si-al系的金属粉末的磁性材料。对于磁性材料,要求减少导致能量损耗的磁损。
3.现有的含fe-si-al系的合金粉末(所谓的铁硅铝合金粉末)的磁性材料,能够减少作为磁损之一的磁滞损耗。另外,专利文献1所述的含fe-si-al系的软磁性粉末的磁性材料,能够减少电感器工作时的温度即高温区域的磁损。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7453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8.但是,现有的含铁硅铝合金粉末的磁性材料,虽然能够在常温下减少磁滞损耗,但是存在高温区域中磁滞损耗增大这样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1所述的含软磁性粉末的磁性材料,虽然能够减少高温区域的磁损,但是在大电流流通的状况下,磁导率降低,即存在直流叠加特性不良这样的问题。
9.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磁性材料等,其抑制高温区域内磁损增大,并且,具有优异的直流叠加特性。
10.解决问题的手段
11.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磁性材料,是含有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的磁性材料,所述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设si含量为a重量%,设al含量为b重量%时,具有7.2重量%≤a≤8.1重量%、6.0重量%≤b≤7.5重量%、和2a+b≤22.7重量%的关系。
12.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压粉磁芯,含上述磁性材料。
13.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感器,具备:由上述压粉磁芯构成的磁芯;至少有一部分设在所述磁芯内部的线圈部。
14.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压粉磁芯的制造方法,是制造上述压粉磁芯的方法,其中包括:通过加压成形上述磁性材料而成形所述压粉磁芯的工序;以650℃以上且800℃以下对于成形后的所述压粉磁芯进行热处理的工序。
15.发明的效果
16.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磁性材料等,其抑制在高温区域内磁损增大,并且,具有优异的直流叠加特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使用了实施方式的磁性材料的电感器的立体图。
18.图2是图1所示的电感器的分解立体图。
19.图3是示意性地展示实施方式的磁性材料截面的图。
20.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磁性材料、压粉磁芯和电感器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21.图5是表示磁性材料所含的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的组成比例的图。
22.图6是表示压粉磁芯磁损的温度特性中的最小值的图。
23.图7是表示压粉磁芯磁损的温度特性中的极小温度的图。
24.图8是表示压粉磁芯的起始相对磁导率的值的图。
25.图9是表示压粉磁芯的相对磁导率与直流磁场的关系的图。
26.图10是表示磁性材料所含的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的氧含量与起始相对磁导率的关系的图。
27.图11是表示磁性材料所含的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的粒度分布与起始相对磁导率的关系的图。
28.图12是表示压粉磁芯中的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的填充率与相对磁导率的关系的图。
29.图13是表示对压粉磁芯进行热处理时的热处理温度与磁特性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参照附图对于实施方式具体说明。
31.还有,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是展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以下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连接方式、步骤和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例,并非限定本发明的目的。另外,以下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之中,关于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项中未列述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说明。
32.(实施方式)
33.[磁性材料和电感器的构成]
[0034]
参照图1~图3对于实施方式的磁性材料和电感器的构成进行说明。
[0035]
图1是使用了实施方式的磁性材料的电感器1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感器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磁性材料截面的图。
[0036]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感器1具备磁芯10、和设于磁芯10的内部的线圈部20。
[0037]
线圈部20,由线圈导体21和2个线圈支承体22构成。线圈部20有一部分设在磁芯10的内部,其余部分突出到磁芯10的外部。磁芯10是由2个压粉磁芯11构成的铁粉芯。压粉磁芯11通过将磁性材料加压成形为规定形状而形成。磁芯10经由线圈支承体22被组装到线圈导体21上。
[0038]
构成压粉磁芯11的磁性材料,是含有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12的材料(参照图3)。以下,有时将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12称为金属磁性粉末12。
[0039]
压粉磁芯11,是通过多个金属磁性粉末12和绝缘材13经加压成形而形成。如图3所示,在各金属磁性粉末12之间设置绝缘材13,各金属磁性粉末12彼此被绝缘。
[0040]
本实施方式的金属磁性粉末12,是以fe为主要成分的磁性粉末。金属磁性粉末12
的组成比例为,设si含量为a重量%,设al含量为b重量%时,具有以下这样的关系:
[0041]
(a)7.2重量%≤a≤8.1重量%、
[0042]
(b)6.0重量%≤b≤7.5重量%、
[0043]
(c)2a+b≤22.7重量%,
[0044]
fe占据剩余的重量%。还有。金属磁性粉末12中,除了fe、si、al以外,也可以包含不可避免的杂质。
[0045]
金属磁性粉末12的组成比例具有上述(a)~(c)的关系,能够提供抑制高温区域内磁损增大,并且,具有优异的直流叠加特性的磁性材料等。关于使金属磁性粉末12的组成比例处于上述范围的理由,稍后说明。
[0046]
[磁性材料、压粉磁芯和电感器的制造方法]
[0047]
对于上述所示的磁性材料、压粉磁芯和电感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048]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磁性材料、压粉磁芯11和电感器1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0049]
电感器1的制造工序,构成如下:生成磁性材料的造粒粉制造工序s10;形成压粉磁芯11的磁芯制造工序s20;组装压粉磁芯11、线圈导体21和线圈支承体22而制作电感器1的线圈组装工序s3。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0050]
在造粒粉制造工序s10中,首先,准备用于生成磁性材料的原材料(步骤s11)。用于生成磁性材料的原材料,是金属磁性粉末12、绝缘性树脂材料、粘合性树脂材料和有机溶剂。金属磁性粉末12的粒度分布,例如,为(d90-d10)/d50≥1.0。金属磁性粉末12中包含微量的氧。金属磁性粉末12的氧含量,例如为500ppm以下。关于粒度分布和氧含量后述。
[0051]
其次,使金属磁性粉末12、绝缘性树脂材料、粘合性树脂材料和有机溶剂混炼和分散(步骤s12)。由此,生成含有金属磁性粉末12、绝缘性树脂材料、粘合性树脂材料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混炼和分散,例如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将称量好的金属磁性粉末12、绝缘性树脂材料、粘合性树脂材料和有机溶剂放入容器,以旋转球磨机使之混合而分散。
[0052]
将金属磁性粉末12、绝缘性树脂材料、粘合性树脂材料和有机溶剂混炼和分散后,进行造粒和干燥(步骤s13)。具体来说,对于由步骤s12生成的混合物,以规定的温度进行热处理。通过此热处理,从混合物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由金属磁性粉末12、绝缘性树脂材料和粘合性树脂材料构成的造粒粉。
[0053]
接着,将步骤s13中经过造粒而成的造粒粉进一步粉碎而形成粉末,按各规定的粒径分级粉末化的造粒粉(步骤s14)。由此,得到包含造粒粉的磁性材料。
[0054]
接下来,对于磁芯制造工序s20进行说明。在磁芯制造工序s20中,首先,将磁性材料加压成形为规定的形状(步骤s21)。具体来说,将磁性材料放入成形用模具中进行压缩,制作压粉磁芯11。这时,例如,以8ton/cm2以上且12ton/cm2以下的成形压力进行单轴成形。压粉磁芯11的金属磁性粉末12的填充率,例如为81%以上且85%以下。
[0055]
接着,在n2气等的非活性气体气氛中或大气中,以200℃~450℃的温度加热压粉磁芯11,进行脱脂(步骤s22)。通过此脱脂,从压粉磁芯11除去粘合性树脂材料。
[0056]
接着,对于脱脂后的压粉磁芯11进行退火(热处理)(步骤s23)。退火在规定的氧分压下,例如在650℃以上且800℃以下的温度范围进行。退火中,例如使用气氛控制电炉。
[0057]
接下来,使进行了退火的压粉磁芯11浸渗树脂材料(步骤s24)。通过以上的步骤,形成由金属磁性粉末12和绝缘材13构成的压粉磁芯11。
[0058]
接着对于线圈组装工序s30进行说明。在线圈组装工序s30中,将磁芯10组装于线圈部20(步骤s31)。然后,利用树脂对材料组装后的磁芯10和线圈部20进行模塑(步骤s32)。经过组装工序s30,电感器1完成。
[0059]
[金属磁性粉末的组成比例]
[0060]
参照图5~图9说明上述所示的金属磁性粉末12的组成比例。
[0061]
图5是表示磁性材料所含的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12的组成比例的图。图5的(a)中,显示金属磁性粉末12的组成比例、磁损、相对磁导率等,另外,还显示改变金属磁性粉末12的组成比例时的试料no.1~no.18。在图5的(b)中,金属磁性粉末12的组成比例的范围由图表示。图5的(b)的图中的编号是试料no.。
[0062]
金属磁性粉末12中,除了作为主要成分的fe以外,还包含si和al。si的重量%和al的重量%,分别对应用于抑制高温区域内磁损增的条件、和用于得到优异的直流叠加特性的条件,取决于所需范围。
[0063]
首先,对于抑制高温区域内磁损增大的条件进行说明。
[0064]
图6是表示压粉磁芯磁损的温度特性中的最小值的图。图7是表示压粉磁芯磁损的温度特性中的极小温度的图。
[0065]
如图6和图7所示,压粉磁芯的磁损根据温度变化。例如,若规定温度下的磁损过大,则由磁性材料形成的压粉磁芯异常放热,电感器可能发生故障。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感器工作时,使规定温度下的磁损为规定阈值以下而决定金属磁性粉末12的组成比例。
[0066]
图6中,显示使磁损的规定阈值为600kw/m3的例子(其中频率100khz,磁通密度100mt)。另外,图7中,显示使规定温度为100℃的例子。作为规定温度的100℃,是基于电感器的耐热温度而设定的值。作为磁损的规定阈值的600kw/m3,是电感器工作时用于将电感器维持在耐热温度以下而设定的值。例如,图6的试样a,因为磁损的最小值大于规定阈值,所以压粉磁芯容易异常放热。相对于此,图6的试样b,磁损的最小值在规定阈值以下,压粉磁芯很难异常放热。例如,图7的试样c,因为磁损达到最小时的温度小于100℃,不满足电感器的耐热温度。相对于此,图7的试样d,磁损达到最小时的温度在100℃以上,满足电感器的耐热温度。
[0067]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高温区域内磁损增大的抑制条件,设定以下这样的条件:“磁损的最小值≤600kw/m
3”且“磁损达到最小时的温度≥100℃”。以下,说明图5所示的试料no.1~no.18是否满足上述条件。
[0068]
如图5所示,试料no.1~no.5和no.10~no.18,满足“磁损的最小值≤600kw/m
3”这一条件,但试料no.6~no.9不满足“磁损的最小值≤600kw/m
3”这一条件。另外,试料no.1~no.13,满足“磁损达到最小时的温度≥100℃”这一条件,但试料no.14~no.18,不满足“磁损达到最小时的温度≥100℃”这一条件。
[0069]
接着,对于用于得到优异的直流叠加特性的条件进行说明。
[0070]
图8是表示压粉磁芯起始相对磁导率的值的图。图9是表示压粉磁芯的相对磁导率与直流磁场的关系的图。还有。所谓起始相对磁导率,是磁场在0(a/m)附近的相对磁导率。
[0071]
如图8和图9所示,压粉磁芯的相对磁导率根据直流磁场变化。例如,若施加直流磁场时的相对磁导率降低过大,即直流叠加特性不良,则容易发生磁饱和,难以发挥作为电感
器的功能。另外,若压粉磁芯的起始相对磁导率过低,则电感值变低,无法发挥作为电感器的基本性能。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起始相对磁导率为规定阈值以上,并且,使起始相对磁导率减半时的直流磁场(减半值)为规定阈值以上,如此决定金属磁性粉末12的组成比例。
[0072]
在图8中,显示使起始相对磁导率的规定阈值为80的例子(其中频率100khz)。作为规定阈值的80,是基于电感器的耐热温度而设定的值。例如,如果起始相对磁导率低,则为了得到所需电感值而需要增加线圈的匝数,这会造成压粉磁芯的放热。因此,为了不超过电感器的耐热温度,相对于起始相对磁导率而设定规定阈值。
[0073]
图9中,显示使直流磁场的规定阈值为2.8ka/m的例子(其中频率100khz)。作为规定阈值的2.8ka/m也是基于电感器的耐热温度而设定的值。例如,如果起始相对磁导率减半时的直流磁场(减半值)小,则为了得到所需电感值而需要增加线圈的匝数,这导致压粉磁芯的放热。因此,为了不超过电感器的耐热温度,相对于起始相对磁导率减半时的直流磁场(减半值)而设定规定阈值。
[0074]
例如,图8的试样e,因为起始相对磁导率小于规定阈值,所以可能无法满足电感器的耐热温度。相对于此,图8的试样f,起始相对磁导率在规定阈值以上,能够满足电感器的耐热温度。例如,图9的试样g,因为直流磁场(减半值)小于规定阈值,可能无法满足电感器的耐热温度。相对于此,图9的试样h,直流磁场(减半值)为规定阈值以上,能够充分满足电感器的耐热温度。
[0075]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获取优异的直流叠加特性的条件,设定以下这样的条件:“起始相对磁导率≥80”且“起始相对磁导率减半时的直流磁场≥2.8ka/m”。以下,说明图5所示的试料no.1~no.18是否满足上述的条件。
[0076]
如图5所示,试料no.1~no.18全都满足“起始相对磁导率≥80”这一条件。另外,试料no.1~no.9,满足“起始相对磁导率减半时的直流磁场≥2.8ka/m”这一条件,但试料no.10~no.15不满足“起始相对磁导率减半时的直流磁场≥2.8ka/m”这一条件。
[0077]
根据这些结果,满足全部“磁损的最小值≤600kw/m
3”,“磁损达到最小时的温度≥100℃”,“起始相对磁导率≥80”和“起始相对磁导率减半时的直流磁场≥2.8ka/m”的,是试料no.1~no.5。
[0078]
在图5的(b)中,显示了绘制试料no.1~no.18的si的重量%和al的重量%的数据。同图由实线包围的区域,是包括试料no.1~no.5的数据,并且,是不包括试料no.6~no.18的数据的区域。同图由实线包围的区域,设si含量为a重量%,设al含量为b重量%时,以(a)7.2重量%≤a≤8.1重量%、(b)6.0重量%≤b≤7.5重量%、(c)2a+b≤22.7重量%这样的关系式表示。
[0079]
金属磁性粉末12的组成比例具有上述(a)~(c)的关系,能够提供抑制高温区域内磁损增大,并且,具有优异的直流叠加特性的磁性材料等。
[0080]
(实施方式更优选的示例)
[0081]
接下来,对于实施方式更优选的例子进行说明。
[0082]
[金属磁性粉末的氧含量]
[0083]
图10是表示压粉磁芯所含的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12的氧含量与起始相对磁导率的关系的图。
[0084]
金属磁性粉末12包含的氧,例如在生成金属磁性粉末12时被包含。如图10所示,有金属磁性粉末12的氧含量越少,起始相对磁导率越高的倾向。在此将起始相对磁导率的规定阈值设定为80时(参照图8中的说明),当氧含量为500ppm以下时,起始相对磁导率为规定阈值以上。因此,金属磁性粉末12的氧含量,优选为500ppm以下。
[0085]
这样,通过使金属磁性粉末12的氧含量为500ppm以下,能够提高磁性材料所形成的压粉磁芯的起始相对磁导率。由此,能够提供提高电感值的磁性材料。
[0086]
[金属磁性粉末的粒度分布]
[0087]
图11是表示磁性材料所含的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12的粒度分布与起始相对磁导率的关系的图。图11的(a)中,显示的是改变了金属磁性粉末12的粒度分布时的试料no.21~no.31。图11的(b)中,粒度分布和起始相对磁导率的关系由图表示。图11(b)的图中编号是试料no.。
[0088]
粒度分布,由“(d90-d10)/d50”这样的算式给出。还有,d10、d50、d90是频率的累积分别为10%、50%、90%时的粒径。粒径,例如,通过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量法求得。
[0089]
如图11所示,有粒度分布越大,起始相对磁导率越高的倾向。在此将起始相对磁导率的规定阈值设定为80时(参照图8中的说明),试料no.21~no.29中,起始相对磁导率为规定阈值以上,但试料no.30和31中,起始相对磁导率小于规定阈值。因此,金属磁性粉末12的粒度分布,优选为(d90-d10)/d50≥1.0。
[0090]
这样,通过使金属磁性粉末12的粒度分布为(d90-d10)/d50≥1.0,能够提高磁性材料所形成的压粉磁芯的起始相对磁导率。由此,能够提供可提高电感值的磁性材料。
[0091]
[压粉磁芯中的金属磁性粉末的填充率]
[0092]
图12是表示压粉磁芯11中的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12的填充率与相对磁导率的关系的图。还有在此例中,使金属磁性粉末12的组成比例为fe-7.6重量%si-6.6重量%al。
[0093]
图12的(a)中,显示的是改变了金属磁性粉末12的填充率时的试料no.41~no.49。通过改变对于磁性材料进行加压成形(步骤s21)时的成形压力而使填充率变化。图12的(b)中,随填充率变化的起始相对磁导率与减半值的关系由图表示。图12(b)的图中编号是试料no.。
[0094]
如图12所示,有金属磁性粉末12的填充率越高,压粉磁芯的起始相对磁导率越高的倾向。在此将起始相对磁导率的规定阈值设定为80时(参照图8中的说明),试料no.43~no.49中,起始相对磁导率为规定阈值以上,但试料no.41和42中,起始相对磁导率小于规定阈值。即,若填充率低,则起始相对磁导率降低。
[0095]
另外,将起始相对磁导率减半时的直流磁场(减半值)的规定阈值设定为2.8ka/m时(参照图9中的说明),试料no.41~no.47中,减半值为规定阈值以上,但试料no.48和49中,减半值小于规定阈值。即,若填充率过高,则减半值变小。根据这些结果,压粉磁芯11中的金属磁性粉末12的填充率,优选为81%以上且85%以下。
[0096]
这样,通过使金属磁性粉末12的填充率为81%以上且85%以下,能够提高压粉磁芯的起始相对磁导率,并且,能够增大起始相对磁导率减半时的直流磁场(减半值)。由此,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的直流叠加特性的磁性材料等。
[0097]
[压粉磁芯的热处理温度]
[0098]
图13是表示对于压粉磁芯11进行热处理时的热处理温度的图。
[0099]
如图13所示,有热处理温度越高且填充率越高,压粉磁芯的起始相对磁导率越高的倾向。在此,将起始相对磁导率的规定阈值设定为80时(参照图8中的说明),在试料no.51~no.57中,起始相对磁导率为规定阈值以上。
[0100]
另外,将磁损的规定阈值设定为600kw/m3时(参照图6中的说明),在试料no.52~no.55中,磁损为规定阈值以下,但试料no.51、56和57中,磁损大于规定阈值。热处理温度低时磁损之所以变大,考虑是由于若热处理温度过低,则去除应变效果变小,磁滞损耗变大。热处理温度高时,磁损之所以变大,考虑是由于若热处理温度过高,则粉末粒子间的绝缘被破坏,作为磁损之一的涡流损耗变大。据此结果,压粉磁芯11的热处理温度优选为650℃以上且800℃以下。
[0101]
这样,通过使压粉磁芯11的热处理温度为650℃以上且800℃以下,能够提高压粉磁芯11的起始相对磁导率,另外,能够使磁损降低。由此,能够提供抑制高温区域内磁损增大的压粉磁芯11。
[0102]
(总结)
[0103]
本实施方式的磁性材料,是含有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12的磁性材料,其中,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12,在设si含量为a重量%,设al含量为b重量%时,具有7.2重量%≤a≤8.1重量%、6.0重量%≤b≤7.5重量%、和2a+b≤22.7重量%的关系。
[0104]
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12所含的si和al通过具有上述关系,能够提供抑制高温区域内磁损增大,并且,具有优异的直流叠加特性的磁性材料。
[0105]
另外,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12的氧含量,可以为500ppm以下。
[0106]
这样,通过使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12的氧含量为500ppm以下,能够提高磁性材料所形成的压粉磁芯的起始相对磁导率。由此,能够提供可以提高电感值的磁性材料。
[0107]
另外,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12的粒度分布可以为(d90-d10)/d50≥1.0。
[0108]
这样,通过使金属磁性粉末12的粒度分布为(d90-d10)/d50≥1.0,能够提高磁性材料所形成的压粉磁芯的起始相对磁导率。由此,能够提供可以提高电感值的磁性材料。
[0109]
本实施方式的压粉磁芯11含有上述磁性材料。
[0110]
据此,能够提供抑制高温区域下磁损增大,并且,具有优异的直流叠加特性的磁性材料所形成的压粉磁芯11。
[0111]
另外,压粉磁芯11中的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12的填充率,可以为81%以上且85%以下。
[0112]
这样,通过使金属磁性粉末12的填充率为81%以上且85%以下,能够提高起始相对磁导率,并且,能够增大起始相对磁导率减半时的直流磁场。由此,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的直流叠加特性的磁性材料所形成的压粉磁芯11。
[0113]
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1,具备由压粉磁芯11构成的磁芯10、和至少有一部分设于磁芯10内部的线圈部20。
[0114]
根据这一构成,能够提供抑制高温区域内磁损增大,并且,具有优异的直流叠加特性的压粉磁芯11所形成的电感器1。
[0115]
本实施方式的压粉磁芯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对于上述磁性材料加压成形而成形压粉磁芯11的工序;以650℃以上且800℃以下对于成形后的压粉磁芯11进行热处理
的工序。
[0116]
这样,通过使压粉磁芯11的热处理温度为650℃以上且800℃以下,能够提高起始相对磁导率,并且,能够降低磁损。由此,能够制作抑制高温区域内磁损增大的压粉磁芯11。
[0117]
(其他的实施方式等)
[0118]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磁性材料等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此实施方式限定。
[0119]
例如,作为使用了上述磁性材料的电感器,例如,可列举高频用的电抗器、电感器、变压器等的电感元件等。另外,关于具备上述电感器的电源装置,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0120]
另外,本发明不受此实施方式限定。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对本实施方式施加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各种变形的,或将不同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组合构建方式,也可以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形态的范围内。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21]
本发明的磁性材料,能够适用于高频用的电感器、变压器的磁芯材料等。
[0122]
符号说明
[0123]
1电感器
[0124]
10 磁芯
[0125]
11 压粉磁芯
[0126]
12 金属磁性粉末
[0127]
13 绝缘材
[0128]
20 线圈部
[0129]
21 线圈导体
[0130]
22 线圈支承体
技术特征:
1.一种磁性材料,是含有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的磁性材料,其中,所述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设si含量为a重量%,设al含量为b重量%时,具有7.2重量%≤a≤8.1重量%、6.0重量%≤b≤7.5重量%、和2a+b≤22.7重量%的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材料,其中,所述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的氧含量为500pp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材料,其中,所述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的粒度分布为(d90-d10)/d50≥1.0。4.一种压粉磁芯,其含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性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粉磁芯,其中,所述压粉磁芯中的所述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的充填率为81%以上且85%以下。6.一种电感器,其具备:由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压粉磁芯形成的磁芯;至少有一部分设于所述磁芯内部的线圈部。7.一种压粉磁芯的制造方法,是制造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压粉磁芯的方法,其中,包括:通过对于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性材料进行加压成形,从而成形所述压粉磁芯的工序;以650℃以上且800℃以下对于成形后的所述压粉磁芯进行热处理的工序。
技术总结
磁性材料含有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12)。Fe-Si-Al系金属磁性粉末(12),设Si含量为A重量%,设Al含量为B重量%时,具有7.2重量%≤A≤8.1重量%、6.0重量%≤B≤7.5重量%、和2A+B≤22.7重量%的关系。量%、和2A+B≤22.7重量%的关系。量%、和2A+B≤22.7重量%的关系。
技术研发人员:长崎宽范 小谷淳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2.03.01
技术公布日:2023/10/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