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5 阅读:233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示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


背景技术:

2.在大气扩散研究中,利用现场释放示踪剂明确扩散路径及浓度是一种常用的试验方法。近年来,大气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示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主要污染源周围的大气扩散特征,模拟污染物的迁移、稀释或沉降。大量的示踪试验观测数据不仅可以建立经验污染模型,而且有助于验证和发展大气扩散理论。
3.六氟化硫作为大气扩散示踪气体,其化学性质稳定,与周围空气混合速度快,能客观反映湍流扩散规律。六氟化硫气体在室温和光照下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其惯性大于氮气,可承受600℃的高温,气体温度低(熔点-50.8℃),难以溶解在水中,大气背景值很低,且是无毒、无色、无味的不可燃气体。
4.六氟化硫示踪技术要求释放位置必须处于高空,一般不低于80米。现有技术中,部分项目地点无铁塔或烟囱,其使用气球牵引释放管到达指定高度进行释放,而使用气球进行牵引时,存在释放高度不易控制,以及受天气影响较大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示踪试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气球进行牵引释放管时存在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包括起落架和气体释放单元;
8.所述起落架包括安装座、底座和液压支撑杆;所述安装座卡接固定在无人机底部;所述底座包括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所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液压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第三滑块上,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第四滑块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安装座底部的铰接位置的连线与第一直杆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在安装座底部的铰接位置的连线与第二直杆的长度方向平行;
9.所述气体释放单元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箱体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设置有进气接头,所述第二通孔中设置有出
气接头,所述箱体的底板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控制接收器和电磁阀,所述进气接头通过气管与电磁阀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出气接头一端通过气管与电磁阀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释放管连接,所述电磁阀与开关控制接收器连接,所述电源与电磁阀、开关控制接收器连接。
10.进一步,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减重孔。
11.进一步,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两端设置有止挡块。
12.进一步,所述底座和安装座上的设置有卡扣组件。
13.进一步,所述箱体通过导轨滑块组件设置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导轨滑块组件包括主导轨和主滑块,所述主滑块设置在箱体顶部,所述主导轨设置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主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主导轨上。
14.进一步,所述主滑块为带有锁止功能的滑块。
15.进一步,所述释放管包括短管和长管,且所述长管的长度不小于5m;所述短管与出气接头连接,所述长管与短管垂直连接,且所述长管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
16.进一步,所述短管和长管一体成型。
17.进一步,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电池。
18.进一步,所述示踪气体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六氟化硫。
1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的起落架通过液压支撑杆、导轨、滑块和弹簧的设置,能够起到更好的减震效果,且能够进行折叠,方便携带,通过将气体释放单元可拆卸地设置在起落架上,能够方便检修或维护,并且通过电控单元的设置,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示踪气体的释放。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起落架在收纳状态下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气体释放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记示意为:1-起落架;2-气体释放单元;3-安装座;4-底座;5-液压支撑杆;6-第一直杆;7-第二直杆;9-第一滑块;10-第二滑块;11-第三滑块;12-第四滑块;13-箱体;14-主导轨;15-主滑块;20-进气接头;21-出气接头;22-电源;23-开关控制接收器;24-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26.实施例1
27.如图1-4所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包括起落架1和气体释放单元2,所述起落架1与无人机连接,用于在无人机起飞或降落在地面时支撑无人机,所述气体释放单元2设置在起落架1上,用于控制示踪气体的释放。
28.具体地,所述起落架1包括安装座3、底座4和液压支撑杆5;
29.所述安装座3的形状与无人机的底部壳体的形状相匹配,从而能够将起落架1卡接固定在无人机底部。优选地,为了减少无人机的负荷,所述安装座3上开设有减重孔。
30.所述底座4形成为矩形框状,包括第一直杆6和第二直杆7,所述第一直杆6和第二直杆7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直杆6和第二直杆7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第三滑块11和第四滑块12;所述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三滑块11和第四滑块12通过第二弹簧连接。
3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滑块从导轨上脱落,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止挡块。
32.所述液压支撑杆5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3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滑块9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3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滑块10上,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3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第三滑块11上,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3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第四滑块12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安装座3底部的铰接位置的连线与第一直杆6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在安装座3底部的铰接位置的连线与第二直杆7的长度方向平行。
33.在本实用新型中,无人机的底部与起落架的安装座连接,从而将起落架固定在无人机上,在无人机起飞时,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在无人机降落时,在惯性作用下,安装座挤压液压支撑杆,液压支撑杆开始收缩,同时其底部的滑块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底座的两端滑动,进而拉伸滑块之间的弹簧,从而实现对无人机进行减震。
34.另一方面,起落架1在收纳时,通过按压安装座3,使得液压支撑杆5的底部带动滑块朝着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的两端滑动,在液压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直杆的长度方向平行时,停止按压,此时通过设置在底座4和安装座3上的卡扣组件(未示出)进行卡接,最终完成收纳。优选地,设置在底座和安装座上的卡接组件为碰珠卡扣组件。
35.如图4所示,所述气体释放单元2包括箱体13,所述箱体13顶部设置有导轨滑块组件,所述导轨滑块组件包括主导轨14和主滑块15,所述主滑块15设置在箱体13顶部,所述主导轨14设置在安装座3的底部,所述主滑块15可滑动地设置在主导轨14上,从而能够带动箱体13沿导轨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滑块15带有锁止功能,在进行示踪气体释放时,将箱体13锁定在安装座3底部,示踪气体释放完成后,解除锁定,将箱体从安装座底部移出,以进行检修或维护。
36.所述箱体13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设置有进气接头20,所述第二通孔中设置有出气接头21,所述箱体的底板上还设置有电源22、开关控制接收器23和电磁阀24,所述进气接头20通过气管与电磁阀24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出气接头21一端通过气管与电磁阀24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释放管连接,所述电磁阀24与开关控制接收器23连接,所述电源22与电磁阀24、开关控制接收器23连接,用于对电磁阀24和开关控制接收器23供电。优选地,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电池。
37.另一方面,为了避免释放气体流量过大,形成气流对无人机飞行造成影响,所述释放管形成为“l”型,包括短管和长管,且所述长管的长度不小于5m,所述短管与出气接头21连接,所述长管与短管垂直连接,且所述长管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优选
地,所述短管和长管一体成型。
38.在本实施例中,地面气源通过进气管与进气接头连接,无人机飞到指定位置后,通过地面信号发送装置对开关控制器接收器23发送信号,控制电磁阀24通电,从而使得气体从释放管中排出,最终完成示踪气体的释放。具体地,所述示踪气体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六氟化硫。
39.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的起落架通过液压支撑杆、导轨、滑块和弹簧的设置,能够起到更好的减震效果,且能够进行折叠,方便携带,通过将气体释放单元可拆卸地设置在起落架上,能够方便检修或维护,并且通过电控单元的设置,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示踪气体的释放。
40.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起落架和气体释放单元;其中,所述起落架包括安装座、底座和液压支撑杆;所述安装座卡接固定在无人机底部;所述底座包括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所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液压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第三滑块上,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第四滑块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安装座底部的铰接位置的连线与第一直杆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在安装座底部的铰接位置的连线与第二直杆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气体释放单元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箱体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设置有进气接头,所述第二通孔中设置有出气接头,所述箱体的底板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控制接收器和电磁阀,所述进气接头通过气管与电磁阀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出气接头一端通过气管与电磁阀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释放管连接,所述电磁阀与开关控制接收器连接,所述电源与电磁阀、开关控制接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减重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两端设置有止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安装座上的设置有卡扣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通过导轨滑块组件设置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导轨滑块组件包括主导轨和主滑块,所述主滑块设置在箱体顶部,所述主导轨设置在安装座的底部,所述主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主导轨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块为带有锁止功能的滑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管包括短管和长管,且所述长管的长度不小于5m;所述短管与出气接头连接,所述长管与短管垂直连接,且所述长管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管和长管一体成型。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电池。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示踪气体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六氟化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包括起落架和气体释放单元;所述起落架包括安装座、底座和液压支撑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弹簧;所述气体释放单元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板上设置有进气接头、出气接头电源、开关控制接收器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无人机的示踪气体释放平台的起落架通过液压支撑杆、导轨、滑块和弹簧的设置,能够起到更好的减震效果,且能够进行折叠,方便携带,通过将气体释放单元可拆卸地设置在起落架上,能够方便检修或维护,并且通过电控单元的设置,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示踪气体的释放。气体的释放。气体的释放。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吴宝杨 宋潞宁 张新亮 林德平 张立强 谷威 陈树广 张莹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能源集团山西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3/6/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