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翔伞

跳伞起源于1984年,是法国一群爱好跳伞、滑翔翼的飞行爱好者发明的一种飞行运动,目前已风靡欧美、日本等国,并在台湾掀起旋风。有别于传统的降落伞,滑翔伞是一种飞行器。
从前,人类曾无数次地思考和探索寻找一双翅膀。中国古代土地上,留下了“驾着船漫游太空”“嫦娥奔月”等许多人类尝试飞翔的美丽传说。如今,滑翔伞的诞生为人类插上了飞行的翅膀。人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享受着“脱离”地心引力的宁静和美妙。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一些登山者通过使用降落伞从山上滑翔而下,体验到一种美妙的感觉和乐趣,并由此建立了一个新的航空运动项目。原滑翔伞是采用飞机跳伞时采用的翼型方伞,其降落量以降为主,降落量大,安全性高。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演变。如今,滑翔伞飞行时间最长达14个小时,最远可达300多公里,它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交流,深受大自然崇拜者的喜爱。
近些年来,飞翔运动在西方国家发展迅速,如瑞士、奥地利、德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都有许多飞翔高手。人乘着滑翔伞,在山坡上奔跑起舞,在空中翱翔;与山野对话,与白云握手,身心融为一体,在大自然中尽情挥洒勇气和坚强。
滑翔伞运动在亚洲、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非常流行,爱好者达十几万人。滑翔伞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传入我国,发展迅速,目前已有50多家航空俱乐部注册,正式会员1400多人,从事滑翔伞飞行活动的人员达数千人。
构造特性
一般情况下,滑翔伞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翼型伞衣、伞绳、背带系统和操纵系统。为了方便保管、携带和运输,每一个滑翔伞还配备了一个背包包。
翼型伞衣,又称伞翼,是滑翔伞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产生升力并承受载荷。伞衣的形状、面积及相对于气流的速度对其升力有较大的影响。机翼型伞衣由上、下机翼面及沿机翼展向分布的几十个成形翼肋组成。上、下翼面与翼肋缝合,形成特殊伞翼形状。伞衣前缘按翼肋横向排列,形成一定尺寸的空气入口。因为伞衣后部是完全封闭的,所以在上下翼面和翼肋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单独的气室,用来储存空气。伞衣与空气作相对运动时,空气从进口进入气室,由于伞衣后缘封闭,无法排出,伞衣内腔在空气冲压作用下,产生一定压力,使这种柔性伞衣保持一定的刚性和形状。为使进气口便于空气流入,每个翼肋的进气口部位缝有具有一定硬度、光滑挺括的塑料加强片。此外,机翼肋部不同部位还开有大小和数量不等的圆孔,目的在于使各气室之间的空气能沿机翼展的方向流动,用以平衡伞衣整体内的压力,以利于保持伞衣整体的形状,避免因伞衣充气不均而导致的局部受力塌陷。
伞绳索,用来连接伞衣和伞背系统,使滑翔伞成为一个整体,并保持其飞行时应有的翼面形状。伞绳是滑翔伞上的传力部件,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伞绳对伞进行有效的操纵。一般将伞绳从前到后分成三、四组,分别称为A、B、C和D组,并对称分布于伞衣的中心轴两侧。伞的上端通常呈“Y”形,伞的下翼面和翼肋的缝线与伞衣相连,下端由一个可卸金属环与相应的操纵带相连,翼面形状和受力状态由所述操纵带连接决定,长度由所述操纵带连接的翼面形状和受力状态决定,并由所述操纵带稳定并保持迎角最佳位置决定。
背带系统的背带也称为座带或吊带,它是由各种不同功能的部件组成,因此被称为背带系统。背带系统应保证舒适、安全。背带系统是将飞行员的身体固定在伞翼上,并与整个伞翼系统相连,同时也是人体的防护装置。就固定、联接功能而言,它由主套带、肩带、胸带、腰带、腿带、拉带、备份伞联接带、金属环扣、快卸锁等组成,围绕“L”形背包形成一个整体。这种丝带的材质,多为高强度锦丝带,44毫米宽,断裂强度超过1200公斤。就保护人体的功能而言,它由外层玻璃钢护板、内衬厚海绵橡胶的背垫和座垫组成,更先进的是可充气的气垫,安装在背带系统的“L”型背包夹层中,有效加强了保护人体脊椎、背部和骨盆的功能,防止起飞和着陆时人体碰撞障碍物或受牵引而受伤。
滑翔伞的操纵系统,主要包括滑翔伞的操纵带、操纵绳和操纵圈(操纵杆)。高效能滑翔伞,配有脚蹬和脚蹬装置。如果需要,还可以使用部分伞绳进行操作。整体操作系统在伞衣中心线的两侧呈对称分布,左右操纵带的上端呈“Y”形,与伞衣后缘相接,下端穿过后操纵带的限位滑轮与操纵套圈相接,通过套圈分别下拉操纵绳,实现滑翔伞的左右转弯,同时下拉操纵绳也能调节滑翔伞的速度。不使用时,操作套圈可与位于后操作带上的按扣固定。通常分成前后两或三个向上分叉,然后又分成三个或四个从前到后(分别通过一个可卸载环)的伞绳,以A、B、C、D组的顺序连接在一起的滑翔伞操纵带的根部。高效滑翔伞的A组操纵带前还安装了两副滑轮和一段加速绳,用于连接脚蹬加速装置,除了与伞绳相连之外,还可以在操纵带前进行加速、减速、消除等操作。脚踏式加速装置的唯一功能是在飞行中需要时可以用来增加滑翔伞的飞行速度。该加速器的下端连接着脚蹬金属杆(加速杆),杆上的两根加速操纵绳通过后带系统前面的滑轮与操纵带加速绳连接。金属杆两脚蹬地时,A、B两组操纵带被梯次拉下,同时拉下伞衣前缘,迎角减小,水平速度随之增大。
航行原则
这种伞本身没有任何动力,它能飞的原因除了伞衣充气后有特殊形状外(飞行翼),完全由飞行员控制,结合了大气层中各种特性(气动)。伞兵伞兵是一种普通的降落伞,在空中只能产生下降阻力,不能产生上升阻力,而滑翔伞在空中飞行时会产生速度和升力,而且其速度和升力远远超过其阻力。由于从构造上讲,滑翔伞的内层结构带有气囊,在未充气之前,滑翔伞没有实质性棱角,一旦内层的气囊充气,滑翔伞的前缘就会出现棱角。通过这种方式,滑翔伞在飞行过程中,将相对的气流分别从翼面上、下引流,阻力与对方的风向平行,重量与翼上空气相结合,使滑翔伞产生速度前进。利用空气力学的局部原理,来实现滑翔和滞空两种目的。其理论基础是空气动力学(即滑翔伞的上部和下部长度不同,当有前进速度时,空气流经滑翔伞的上下表面,在不同长度的表面上产生不同的压差,而压力大的一边又向下推压)。用滑翔伞设计的机翼型式做说明:当气流通过上部凸面时,由于距离长气流速度快的压力变小,相反气流通过距离短气流速度慢的压力变大的下部气流时,由于由于由于距离短气流速度慢的压力变大而产生了下部气流推动翼面的升力,因为由于距离短气流速度慢的压力变差而产生了总升力,这就是飞行的最基本原理。除上述内容外,滑翔伞还可以借助其他外力升空(如:发动机动力、上升气流等),这里主要讲的是动力气流和热气流,当然,由于地形和空气之间的温度、湿度、密度差异,也会产生不同比重的大气,利用这些自然条件,滑翔伞也可以向上爬升,直到这些自然条件消失。这项运动涉及到气动和各种力学领域,在以后的飞行时间里,大家都会慢慢学习、体会。飞翔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问(这就是为什么它有吸引力)。飞伞机翼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前进力(拉力)、升力、阻力。
历史沿革
约20年前,住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沙木尼小镇的法国登山家贝登,利用方型降落伞成功地从阿尔卑斯山降落到了山下。很多攀岩者都在仿效,并在降落伞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把降落伞和滑翔机翼的特性结合起来。
制造出了利用山坡地形起飞,能够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滑翔伞。1984年法国登山家菲隆(Roter Fillon)从阿尔卑斯山的勃朗峰上成功地飞出,使滑翔伞名声大噪,迅速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今天,在世界各地,滑翔伞爱好者达数十万之多。
滑翔伞起源于1984年,是由法国一批热爱跳伞、滑翔翼的飞行人员发明的一种飞行运动,目前在欧美和日本等国非常流行,在台湾也掀起了一股旋风。滑翔伞与传统的降落伞不同,它是一种飞行器。大约在20年前,居住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沙木尼小镇的法国登山家贝登,利用一顶方形降落伞从阿尔卑斯山上成功地飞降到山下。许多登山家们纷纷效仿,并对降落伞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将降落伞与滑翔翼的特点相结合,制造出了利用山坡地形起飞,能够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滑翔伞。1984年法国登山家菲隆(Roter Fillon)从阿尔卑斯山的勃朗峰上成功地飞出,使滑翔伞名声大噪,迅速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今天,在世界各地,滑翔伞爱好者达数十万之多。
种类特点
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和飞行员的技术水平,滑翔伞通常分为初、中、高三级。而有的厂家则更细地分为训练(SCHOOL);中级(IMTERMEDIATE);运动(SPORTS);表演(PERFORMANCE)和竞赛(COMPETITION)五个级别。其中训练伞为初级,共初学者入门训练;中级和运动伞供初级飞行员提高飞行技术和中级以上飞行员进行休闲娱乐飞行;而表演和竞赛伞则主要供中级以上的飞行员进行提高飞行技术和进行比赛及长途越野飞行。 为审核滑翔伞的飞行安全性,国际上对各类型滑翔伞均要进行适航鉴定试验认证,公认的评价标准是法国的ACPUL,德国的DHV和瑞士的SHV等。试验鉴定内容均是针对滑翔伞飞行中易出现的的特殊状况而危及安全的状态,通过试飞员的操纵使其发生,然后看它能否迅速地自行恢复正常,或者需要试飞员进行操纵干预才能恢复正常飞行进行试飞检测。ACPUL关注的是伞衣从变形状态恢复正常需要多长时间;而DHV则看伞衣变形的严重程度和自动 恢复的难易程度。通常我们使用法国和德国的滑翔伞适航鉴定标准。 动力滑翔伞:和滑翔伞相似,只是在背部捆个大风扇。 伞翼滑行:在脚上绑两个滑雪板,出发从斜坡飞吧。 动力风筝:一长串的大的充气风筝-不够动力持续飞行但可以实现很长的跳跃,和难以置信的地面速度。有时候可以用来连接4轮或3轮车。 风筝冲浪:和动力风筝相似,不过是在海面上用冲浪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