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18 阅读:92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流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当前,交通流量检测大多使用固定式检测设备,通过固定安装在门架或者立杆上对来往车辆、人员等信息进行采集并生成结构化数据,以及通过软件对人员和车辆的违章行为进行识别;当需要在不同的地点布设设备、或者临时需要设立卡口对特定车辆进行拦截时,固定式检测设备无法实现快速移动和变换地点的目的。
3.例如,一些传统交通监控设备需要在现场布置网络、电源等设备,需要挖沟、立杆等操作,审批施工周期长,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大;对于特定的使用场景,较难进行快速临时布置,不便于实现快速移动和变换地点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便于实现快速移动和变换地点的目的。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包括:上壳;所述上壳的下表面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主电路板、电源电路板及镜头法兰座固定板;
7.所述镜头法兰座固定板上、位于其下方固定有镜头模组;
8.下壳;所述下壳为具有容纳腔的箱体式结构,所述下壳的一侧设有镜片,所述上壳固定于所述下壳上,所述主电路板、电源电路板、镜头法兰座固定板及镜头模组置于所述下壳的容纳腔内,且所述镜头模组对应所述镜片设置。
9.可选地,所述镜头模组包含:镜头法兰座、镜头、传感器电路板、4g/5g模块电路板、4g/5g天线及wifi天线,所述镜头法兰座安装于所述镜头法兰座固定板下表面上,所述镜头水平轴向安装于所述镜头法兰座的前端,所述传感器电路板安装于所述镜头法兰座的后端,且所述传感器电路板通过传感器排线电连接于所述主电路板上,所述4g/5g模块电路板安装于所述传感器电路板远离所述镜头法兰座的一侧,所述4g/5g天线及wifi天线分别安装于所述镜片的内表面边缘或边缘附近,所述4g/5g天线及wifi天线分别与所述4g/5g模块电路板电连接。
10.可选地,所述镜头为电动对焦镜头,所述电动对焦镜头电连接于所述主电路板。
11.可选地,所述镜片的表面敷设有透明加热膜。
12.可选地,在所述镜头法兰座的后端与所述传感器电路板之间前后依次还设有滤光片和滤光片压板,所述滤光片压板将所述滤光片固定于所述镜头法兰座的后端端面上。
13.可选地,所述滤光片压板与所述传感器电路板之间还夹设有遮光膜。
14.可选地,所述上壳的上表面设有水平仪。
15.可选地,所述主电路板上、朝向所述上壳的上表面上设有主控芯片,在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上壳之间设有导热垫。
16.可选地,所述镜头法兰座固定板的周边设有向下折弯的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设有穿线孔。
17.可选地,所述镜头法兰座固定板上设有间隔的多个镜头法兰座安装孔位,用于支持不同焦距的镜头的位置调整。
18.可选地,所述下壳的侧部设有用于连接航插延长线的航插接头。
19.可选地,所述传感器电路板上设有tf卡槽,所述4g/5g模块电路板上设有sim卡槽,所述下壳的底部设有对应所述tf卡槽与sim卡槽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盖板。
20.可选地,所述上壳与下壳的连接接缝处夹设有密封圈。
21.可选地,所述上壳的表面与下壳的侧面分别具有散热通道。
22.可选地,所述上壳的顶部还设有遮阳罩,所述遮阳罩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上壳上。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包括:上壳;所述上壳的下表面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主电路板、电源电路板及镜头法兰座固定板;所述镜头法兰座固定板上、位于其下方固定有镜头模组;下壳;所述下壳为具有容纳腔的箱体式结构,所述下壳的一侧设有镜片,所述上壳固定于所述下壳上,所述主电路板、电源电路板、镜头法兰座固定板及镜头模组置于所述下壳的容纳腔内,且所述镜头模组对应所述镜片设置。
24.相比于现有固定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镜头模组中配置4g/5g模块电路板及对应的4g/5g天线及wifi天线,集成了4g/5g和无线网络传输功能,并且内置电源电路板,可通过配套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或者其它现场电源,随布随用,不受现场网络及用电条件的限制;由此,便于实现快速移动和变换地点的目的,特别适合需要移动监控的场景中。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的结构爆炸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剖视图;
28.图3为图1中镜头安装座固定板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一个视角的装配图;
30.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另一个视角的装配图;
31.图5b为图5a中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拆开底部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无遮阳罩)的装配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35.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实施例一
37.请参看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适用于交叉路口交通流量的监测及信号灯配时场景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包括:上壳1;所述上壳1的下表面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主电路板2、电源电路板3及镜头法兰座固定板4;所述镜头法兰座固定板4上、位于其下方固定有镜头模组5;
38.下壳6;所述下壳6为具有容纳腔61的箱体式结构,所述下壳6的一侧设有镜片7,所述上壳1固定于所述下壳6上,所述主电路板2、电源电路板3、镜头法兰座固定板4及镜头模组5置于所述下壳6的容纳腔61内,且所述镜头模组5对应所述镜片7设置。
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通过上述改进,相比于现有固定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整体结构体积小,便于实现快速移动和变换地点的目的。
40.所述镜头模组5用于实现图像的拍摄。请继续参看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模组5包含:镜头法兰座51、镜头52、传感器电路板53、4g/5g模块电路板54、4g/5g天线55及wifi天线56,所述镜头法兰座51安装于所述镜头法兰座固定板4下表面上,所述镜头52水平轴向安装于所述镜头法兰座51的前端,所述镜头52采用市场上具有调焦功能的镜头52,所述传感器电路板53安装于所述镜头法兰座51的后端,且所述传感器电路板53通过传感器排线57电连接于所述主电路板2上,所述4g/5g模块电路板54安装于所述传感器电路板53远离所述镜头法兰座51的一侧,所述4g/5g天线55及wifi天线56分别安装于所述镜片7的内表面边缘或边缘附近,所述4g/5g天线55及wifi天线56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粘接与所述镜片7的内表面上,所述4g/5g天线55及wifi天线56分别与所述4g/5g模块电路板54电连接。
41.图1中,在下壳的内壁上部设有用于固定天线与所述4g/5g模块电路板54的连接线缆的固定线卡21,所述固定线卡21为向上折弯的固定耳,所述固定耳的水平部上设有穿线孔。
42.可以理解的是,一些传统交通监控设备需要在现场布置网络、电源等设备,需要挖沟、立杆等操作,审批施工周期长,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大;对于特定的使用场景,较难进行快速临时布置。
43.而本发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通过配置4g/5g模块电路板54及对应的4g/5g天线55及wifi天线56,集成了4g/5g和无线网络传输功能,并且内置电源电路板,可通过配套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或者其它现场电源,例如车辆点烟器电源进行供电,随布随用,不受现场网络及用电条件的限制;也可固定在特种车辆上,使用点烟器电源进行移动拍摄,灵活机动,便于实现快速移动和变换地点的目的,特别适合需要移动监控的场景中。
44.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检测设备,通过集成4g/5g模块电路板54及对应的4g/5g天线55及wifi天线56,可利用主电路板2将拍摄的车辆进行流量统计及数据结构化,所述数据结构化例如,车辆车牌、车型、颜色,驾驶人,是否接打电话、是否系安全带、是否违章等结
构化,并通过4g/5g模块电路板54发送到后台,以使后台将采集的上述数据与预设的白名单/黑名单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推送到手机app端,实现对目标车辆的拦截或放行。
45.可以理解的是,一些传统交通流量检测设备使用固定焦距和可变光圈的镜头,在现场安装完成后根据现场的场景进行手动对焦使图像清晰,满足车辆、人员识别的要求;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需要使用高车等设备再次打开设备外壳,重新调节,在特别繁忙的城市道路,调节起来非常繁琐,成本昂贵。
46.而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镜头52为电动对焦镜头,所述电动对焦镜头电连接于所述主电路板2。通过在较小的外形尺寸的外壳内集成了电动对焦镜头,当发现对焦不准确或者需要调整时,不需开盖,可通过网络、远程使用客户端软件向主电路板2发送控制信号,使主电路板2控制电动对焦镜头进行电动对焦操作,省力省时,不需要封路等操作;大大降低了对相关方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47.另外,所述电动对焦镜头还可以实现调节光圈的作用。具体的,电动对焦镜头上设有两个步进驱动电机,分别通过排线连接于主电路板上。其中一个步进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控制电动对焦镜头的调焦;另一个步进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调节电动对焦镜头的光圈大小。
48.具体的,所述镜片7的表面敷设有透明加热膜(图中未示意),以消除水汽凝结在玻璃上影响成像,从而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示例性地,请参看图1所示,所述镜片7包括三部分,分别为镜片框、镜片本体及镜片本体的表面敷设的透明加热膜,其中,所述镜片框为中空框架结构,所述镜片本体镶嵌于所述镜片框的中空空间部分中。
49.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防水透气装置,以进一步消除内外压差不平衡造成的镜片7结露现象。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镜头法兰座51的后端与所述传感器电路板53之间前后依次还设有滤光片58和滤光片压板59,所述滤光片压板59将所述滤光片58固定于所述镜头法兰座51的后端端面上。通过设置所述滤光片58,可以使特定波长的光透过被传感器电路板53所感知。根据滤光片种类的不同,过滤掉的光线的波长也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
51.在相机采集图像时,为了避免环境中的杂散光对图像拍摄质量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光片压板59与所述传感器电路板53之间还夹设有遮光膜60,用于避免杂散光进入传感器电路板上的感光元件图像传感器中,有利于提高图像拍摄质量。
52.为了便于安装时保证检测设备的水平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1的上表面设有水平仪11。具体的,所述水平仪11可以是嵌设于所述上壳1表面的水平泡,用来辅助对相机安装过程中的水平度进行调节。
53.具体的,所述上壳1可以通过螺钉12固定于下壳6上。
54.请继续参看图1所示,所述上壳1的表面与下壳6的侧面分别具有散热通道62。通过将上、下壳6组成的外壳同时作为主电路板2的散热器件,可以保证主电路板2良好散热,确保主电路板2的长期稳定使用。
55.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散热效率,请参看图2所示,所述主电路板2上、朝向所述上壳1的上表面上设有主控芯片22,在所述主控芯片22与所述上壳1之间设有导热垫23;这样,可以保证主控芯片22具有良好散热,确保主控芯片22的长期稳定可靠工作。
56.所述镜头法兰座固定板4的周边设有向下折弯的固定耳41,所述固定耳41上设有
穿线孔2,用于固定约束规整线缆的布设。
57.因不同焦距的镜头52视场角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结构件来进行安装;请参看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法兰座固定板4上设有间隔的多个镜头法兰座51安装孔位42,用于支持不同焦距的镜头52的位置调整。根据不同的安装孔位42,镜头法兰座固定板4可前后调整安装位置,从而支撑不同焦距的镜头52。
58.所述镜头法兰座固定板42上还设有螺钉孔43,用于将镜头法兰座固定板固定于上壳1上。
5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可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要求,通过一套安装结构上集成了不同位置的镜头法兰座51安装孔位,可以根据镜头52焦距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安装位置,可以兼容多种镜头52的安装,减少了所需物料种类,方便生产,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60.具体的,所述镜头法兰座51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镜头法兰座固定板4上,图1所示的镜头法兰座51的顶部设有螺钉孔,用于与上方的镜头法兰座固定板4的安装孔位对应连接。
61.请继续参看图1及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壳6的侧部设有用于连接航插延长线8的航插接头9,便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62.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下壳6的侧部设置航插接头9等外置接口盒,以引出usb、网络、通用i o等接口,方便与现有的其它设备通讯,扩大了设备的使用场景。
63.如图1、图5a及图5b所示,所述传感器电路板53上设有tf卡槽,用于安装tf内存卡571,所述4g/5g模块电路板54上设有sim卡槽,用于安装sim卡541;所述下壳6的底部设有对应所述tf卡槽与sim卡槽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盖板63。这样,可以支持不同制式的网络通信以及数据存储。
64.具体的,所述盖板63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下壳6的底部,所述盖板63可通过拧开盖板63上的固定螺丝64,实现存储卡和sim卡的更换。
65.为了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63与所述下壳6的底部连接处设有密封圈65;
6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1与下壳6的连接接缝处夹设有密封圈12。通过配备有密封圈等密封装置,可以保护设备内部具有足够的防护等级,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67.请继续参看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1的顶部还设有遮阳罩13,所述遮阳罩13通过螺钉14固定于所述上壳1上。
68.所述检测设备可以自带电池;也可匹配设置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或太阳能电池板可以设置于检测设备远离镜头52的一侧,靠近镜头52的一侧可以设置补光灯,以用于为镜头52模组5拍摄时提供照明光线。
69.请参看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设备还可以包括云台或具有万向节的支架;所述下壳6安装于所述云台或支架的万向节上;具体的,所述下壳6底部配备有通用安装螺纹接口,可接在标准的三脚架或云台等设备上,以实现检测设备360
°
无死角调整。
7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交通流量检测设备,便携、可移动、可以实现快速布置;进一步地,通过在小空间内集成电动对焦镜头,可实现电动对焦,便于在发现对焦不准确时,通过远程控制方式实现对焦,无需开盖,方便快捷。
71.进一步地,可以作为交通视频监控设备使用,不需要额外的护罩,尺寸紧凑,节省安装空间资源。
7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于突发事件、疫情、临时设置卡口等需要移动布控的场景中,高效快捷,大大降低了现场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该检测设备可以降低对人员的依赖;通通过与后台或云端的黑名单/白名单配合,能够更快的将相关信息传送至基层管理人员,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
73.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应当理解这样的使用,是为了叙述清楚、明了,不至于使得公众在阅读时产生混淆,以至于不清楚所描述的某个相同名称的技术特征具体指的是哪一个,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术语描述的技术特征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所述上壳的下表面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主电路板、电源电路板及镜头法兰座固定板;所述镜头法兰座固定板上、位于其下方固定有镜头模组;下壳;所述下壳为具有容纳腔的箱体式结构,所述下壳的一侧设有镜片,所述上壳固定于所述下壳上,所述主电路板、电源电路板、镜头法兰座固定板及镜头模组置于所述下壳的容纳腔内,且所述镜头模组对应所述镜片设置;所述镜头模组包含:镜头法兰座、镜头、传感器电路板、4g/5g模块电路板、4g/5g天线及wifi天线,所述镜头法兰座安装于所述镜头法兰座固定板下表面上,所述镜头水平轴向安装于所述镜头法兰座的前端,所述传感器电路板安装于所述镜头法兰座的后端,且所述传感器电路板通过传感器排线电连接于所述主电路板上,所述4g/5g模块电路板安装于所述传感器电路板远离所述镜头法兰座的一侧,所述4g/5g天线及wifi天线分别安装于所述镜片的内表面边缘或边缘附近,所述4g/5g天线及wifi天线分别与所述4g/5g模块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上壳与下壳的连接接缝处夹设有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为电动对焦镜头,所述电动对焦镜头电连接于所述主电路板。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的表面敷设有透明加热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头法兰座的后端与所述传感器电路板之间前后依次还设有滤光片和滤光片压板,所述滤光片压板将所述滤光片固定于所述镜头法兰座的后端端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压板与所述传感器电路板之间还夹设有遮光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上表面设有水平仪。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上、朝向所述上壳的上表面上设有主控芯片,在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上壳之间设有导热垫。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法兰座固定板的周边设有向下折弯的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设有穿线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法兰座固定板上设有间隔的多个镜头法兰座安装孔位,用于支持不同焦距的镜头的位置调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的侧部设有用于连接航插延长线的航插接头。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电路板上设有tf卡槽,所述4g/5g模块电路板上设有sim卡槽,所述下壳的底部设有对应所述tf卡槽与sim卡槽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盖板。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表面与下壳的侧面分别具有散热通道。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顶
部还设有遮阳罩,所述遮阳罩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上壳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便携移动式交通流量检测设备,涉及交通流量检测技术领域,整体结构体积小,便于实现快速移动和变换地点的目的。包括:上壳;所述上壳的下表面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主电路板、电源电路板及镜头法兰座固定板;所述镜头法兰座固定板上、位于其下方固定有镜头模组;下壳;所述下壳为具有容纳腔的箱体式结构,所述下壳的一侧设有镜片,所述上壳固定于所述下壳上,所述主电路板、电源电路板、镜头法兰座固定板及镜头模组置于所述下壳的容纳腔内,且所述镜头模组对应所述镜片设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交叉路口交通流量的监测及信号灯配时场景中。及信号灯配时场景中。及信号灯配时场景中。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英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3
技术公布日:2023/5/1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