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生物芯片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1 阅读:65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的生物芯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生物芯片,又称蛋白芯片或基因芯片,它们起源于dna杂交探针技术与半导体工业技术相结合的结晶,该技术系指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带荧光标记的dna或其他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
3.根据公开号cn216361770u公开了一种生物芯片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板、检测箱、电动推杆、辅助器、支撑组件、控制器和检测观察器,所述检测箱设于固定板上,所述电动推杆设于检测箱内、所述辅助器设于检测箱内,所述支撑组件放置设于电动推杆上且与辅助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设于检测箱内,所述检测观察器设于控制器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对位筒、检测板和振动器,所述对位筒放置套接设于电动推杆上,所述检测板设于对位筒上,所述检测板上设有多组卡槽,所述振动器设于的检测板底部,所述辅助器包括滑动筒、滑动轴、安装座和弹簧。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芯片检测装置设计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生物芯片检测装置。
4.但上述装置仍然存在不足,通过检测板上设有多组卡槽,所述振动器设于的检测板底部,所述辅助器包括滑动筒、滑动轴、安装座和弹簧,来使得检测器可一次性多块生物芯片进行检测,但通过检测板进行放置生物芯片,只能进行芯片的单一面进行检测,无法对芯片进行全方位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生物芯片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的生物芯片检测装置,包括底座、调节机构、防护壳、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底座的顶部,所述防护壳活动安装于调节机构的外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防护壳正面的上方,所述显示屏设置于防护壳的顶部。
7.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镜头调节单元和夹持转动单元,所述镜头调节单元设置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夹持转动单元活动安装于镜头调节单元的下方。
8.优选的,所述镜头调节单元包括支撑架、固定管、第一电机、第一转杆、移动杆、第二电机、第二转杆、连接块、检测器和检测镜头,所述支撑架设置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固定管设置于支撑架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活动安装于固定管的一端,所述第一转杆活动连接于固定管的内部且一端与第一电机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杆螺纹连接于第一转杆的外部,所述第二电机活动安装于移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转杆活动连接于移动杆的内部且一端与第二电机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于第二转杆的外部,所述检测器设置于连接块的
底部,所述检测镜头设置于检测器的底部,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移动杆和连接块的位置调整,从而使得检测器可以进行多向调节,使得检测镜头更便于对生物芯片进行检测。
9.优选的,所述夹持转动单元包括安装架、第三电机、转动轴和夹持器,所述安装架活动安装于检测镜头的下方,所述第三电机设置于安装架的一侧,所述转动轴活动连接于安装架一侧的顶部,所述夹持器设置于转动轴的一端,气缸带动上夹板和下夹板进行固定,随后使用第三电机对其进行转动,进行生物芯片的角度转动。
10.优选的,所述夹持器包括固定架、气缸、升降杆、调节块、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固定架设置于转动轴的一端,所述气缸设置于固定架的顶部,所述升降杆活动连接于气缸的底部,所述调节块设置于升降杆的底部,所述上夹板固定连接于调节块的一端,所述下夹板固定连接于固定架的底部。
11.优选的,所述上夹板的底部和下夹板的顶部均设置有夹固垫,所述夹固垫的材质为聚氨酯橡胶材料,其表面设置有颗粒状凸起物,夹固垫便于更好的对生物芯片进行固定,颗粒状凸起物有利于增加摩擦力,使得夹持的更加牢固。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和移动杆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材料,其外部喷涂有防腐蚀涂装,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坚固性,能保证装置的使用稳定。
13.优选的,所述夹持器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夹持器与转动轴活动连接,另一夹持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块,第三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使得夹持器旋转,另一夹持器通过夹持物带来旋转动力,通过转块进行旋转。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便于调节的生物芯片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有夹持转动单元,对需要检测的生物芯片使用上夹板和下夹板进行固定,随后使用第三电机对其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对生物芯片不同的角度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的全面性。
16.2.该便于调节的生物芯片检测装置,在底座的上方设置有镜头调节单元,通过移动杆和连接块的位置调整,从而使得检测器可以进行多向调节,使得检测镜头更便于对生物芯片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镜头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转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座;2、调节机构;3、防护壳;4、控制器;5、显示屏;6、镜头调节单元;7、夹持转动单元;201、支撑架;202、固定管;203、第一电机;204、第一转杆;205、移动杆;206、第二电机;207、第二转杆;208、连接块;209、检测器;210、检测镜头;211、安装架;212、第三电机;213、转动轴;214、夹持器;215、固定架;216、气缸;217、升降杆;218、调节块;219、上夹板;220、下夹板;221、夹固垫。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的生物芯片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调节机构2、防护壳3、控制器4和显示屏5,调节机构2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防护壳3活动安装于调节机构2的外部,控制器4设置于防护壳3正面的上方,显示屏5设置于防护壳3的顶部。
25.调节机构2包括镜头调节单元6和夹持转动单元7,镜头调节单元6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夹持转动单元7活动安装于镜头调节单元6的下方。
26.镜头调节单元6包括支撑架201、固定管202、第一电机203、第一转杆204、移动杆205、第二电机206、第二转杆207、连接块208、检测器209和检测镜头210,支撑架201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固定管202设置于支撑架201顶部的一侧,第一电机203活动安装于固定管202的一端,第一转杆204活动连接于固定管202的内部且一端与第一电机203活动连接,移动杆205螺纹连接于第一转杆204的外部,第二电机206活动安装于移动杆205的一端,第二转杆207活动连接于移动杆205的内部且一端与第二电机206活动连接,连接块208螺纹连接于第二转杆207的外部,检测器209设置于连接块208的底部,检测镜头210设置于检测器209的底部,通过第一电机203和第二电机206驱动移动杆205和连接块208的位置调整,从而使得检测器209可以进行多向调节,使得检测镜头210更便于对生物芯片进行检测,支撑架201和移动杆205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材料,其外部喷涂有防腐蚀涂装,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坚固性,能保证装置的使用稳定。
27.夹持转动单元7包括安装架211、第三电机212、转动轴213和夹持器214,安装架211活动安装于检测镜头210的下方,第三电机212设置于安装架211的一侧,转动轴213活动连接于安装架211一侧的顶部,夹持器214设置于转动轴213的一端,气缸216带动上夹板219和下夹板220进行固定,随后使用第三电机212对其进行转动,进行生物芯片的角度转动,夹持器214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夹持器214与转动轴213活动连接,另一夹持器21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块,第三电机212带动转动轴213转动,从而使得夹持器214旋转,另一夹持器214通过夹持物带来旋转动力,通过转块进行旋转。
28.夹持器214包括固定架215、气缸216、升降杆217、调节块218、上夹板219和下夹板220,固定架215设置于转动轴213的一端,气缸216设置于固定架215的顶部,升降杆217活动连接于气缸216的底部,调节块218设置于升降杆217的底部,上夹板219固定连接于调节块218的一端,下夹板220固定连接于固定架215的底部,上夹板219的底部和下夹板220的顶部均设置有夹固垫221,夹固垫221的材质为聚氨酯橡胶材料,其表面设置有颗粒状凸起物,夹固垫221便于更好的对生物芯片进行固定,颗粒状凸起物有利于增加摩擦力,使得夹持的更加牢固。
29.当使用时,在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夹持转动单元7,对需要检测的生物芯片通过气缸216带动上夹板219和下夹板220进行固定,随后使用第三电机212对其进行转动,进行生物芯片的角度转动,从而可以对生物芯片不同的角度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的全面性,上夹板
219和下夹板220不仅可以固定生物芯片,也可以固定透明的芯片放置板,同样可以进行检测,在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镜头调节单元6,通过第一电机203和第二电机206驱动移动杆205和连接块208的位置调整,从而使得检测器209可以进行多向调节,使得检测镜头210更便于对生物芯片进行检测。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调节的生物芯片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调节机构(2)、防护壳(3)、控制器(4)和显示屏(5),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防护壳(3)活动安装于调节机构(2)的外部,所述控制器(4)设置于防护壳(3)正面的上方,所述显示屏(5)设置于防护壳(3)的顶部;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镜头调节单元(6)和夹持转动单元(7),所述镜头调节单元(6)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夹持转动单元(7)活动安装于镜头调节单元(6)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生物芯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调节单元(6)包括支撑架(201)、固定管(202)、第一电机(203)、第一转杆(204)、移动杆(205)、第二电机(206)、第二转杆(207)、连接块(208)、检测器(209)和检测镜头(210),所述支撑架(201)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固定管(202)设置于支撑架(201)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203)活动安装于固定管(202)的一端,所述第一转杆(204)活动连接于固定管(202)的内部且一端与第一电机(203)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杆(205)螺纹连接于第一转杆(204)的外部,所述第二电机(206)活动安装于移动杆(205)的一端,所述第二转杆(207)活动连接于移动杆(205)的内部且一端与第二电机(206)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208)螺纹连接于第二转杆(207)的外部,所述检测器(209)设置于连接块(208)的底部,所述检测镜头(210)设置于检测器(209)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生物芯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转动单元(7)包括安装架(211)、第三电机(212)、转动轴(213)和夹持器(214),所述安装架(211)活动安装于检测镜头(210)的下方,所述第三电机(212)设置于安装架(211)的一侧,所述转动轴(213)活动连接于安装架(211)一侧的顶部,所述夹持器(214)设置于转动轴(213)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生物芯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214)包括固定架(215)、气缸(216)、升降杆(217)、调节块(218)、上夹板(219)和下夹板(220),所述固定架(215)设置于转动轴(213)的一端,所述气缸(216)设置于固定架(215)的顶部,所述升降杆(217)活动连接于气缸(216)的底部,所述调节块(218)设置于升降杆(217)的底部,所述上夹板(219)固定连接于调节块(218)的一端,所述下夹板(220)固定连接于固定架(215)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生物芯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219)的底部和下夹板(220)的顶部均设置有夹固垫(221),所述夹固垫(221)的材质为聚氨酯橡胶材料,其表面设置有颗粒状凸起物。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生物芯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01)和移动杆(205)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材料,其外部喷涂有防腐蚀涂装。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生物芯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214)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夹持器(214)与转动轴(213)活动连接,另一夹持器(21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芯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生物芯片检测装置,包括底座、调节机构、防护壳、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底座的顶部,所述防护壳活动安装于调节机构的外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防护壳正面的上方,所述显示屏设置于防护壳的顶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镜头调节单元和夹持转动单元,所述镜头调节单元设置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夹持转动单元活动安装于镜头调节单元的下方。该便于调节的生物芯片检测装置,对需要检测的生物芯片使用上夹板和下夹板进行固定,随后使用第三电机对其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对生物芯片不同的角度进行检测,在底座的上方设置有镜头调节单元,从而使得检测器可以进行多向调节。从而使得检测器可以进行多向调节。从而使得检测器可以进行多向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周冬根 罗洁 童淑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宁波海关口岸门诊部)
技术研发日:2023.03.03
技术公布日:2023/7/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