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4
阅读:12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属于涤棉布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3.布料是装饰材料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有化纤地毯、无纺壁布、亚麻布、尼龙布、彩色胶布、法兰绒等各式布料。布料在装饰陈列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常常是整个销售空间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大量运用布料进行墙面面饰、隔断、以及背景处理,同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商业空间展示风格,从织造方式上可以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二大类。从加工工艺上可以分为:坯布、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色织布、混合工艺布如在色织布上印花、复合布、植绒布、仿皮毛布等等。还可以原材料来划分:棉布、化纤布、麻布、毛纺布、丝绸、及混纺织物等等;涤棉面料指的就是涤棉混纺织物,以涤纶为主要成份,采用60%-67%涤纶和33%-40%的棉花混纱线织成的纺织品。
4.传统的涤棉布料,结构单一,在使用时,耐磨效果不佳,发生摩擦时容易产生较大的磨损;而且涤棉布料不具备抗菌处理,无防螨功能不利于人体健康,穿着舒适度低,因此,设计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通过外腈纶纤维层和内腈纶纤维层的双层腈纶纤维材料,能够加强布料的耐磨性能;在外腈纶纤维层和内腈纶纤维层中间设置透气层,透气层呈蜂窝状,且在抗菌层中的抗菌面料和除螨面料的间隙中也有透气孔,能提高布料的透气性;抗菌面料和除螨面料的设计,使得布料具有抗菌性和除螨功能,有利于人体健康,提高穿着舒适度;利用外静电层的设计,并在亲肤棉层内部的空心室设计内静电层,且内静电层的一侧均穿出空心室并延长和亲肤棉层的一端面平齐,能有效防止静电,避免了传统涤棉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包括布料本体,所述布料本体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连接的外腈纶纤维层、透气层、内腈纶纤维层、基布层、抗菌层和亲肤棉层,所述抗菌层由抗菌面料和除螨面料纵横交错组成,且抗菌层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所述外腈纶纤维层远离透气层的一侧设有外静电层,所述亲肤棉层的内部设有空心室,空心室内部填充有内静电层,内静电层的一侧穿过空心室且和亲肤棉层靠近皮肤的一侧对齐。
7.进一步的,所述外腈纶纤维层、透气层、内腈纶纤维层、基布层、抗菌层和亲肤棉层编织为一体式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外腈纶纤维层和内腈纶纤维层均采用腈纶纤维材料构件。
9.进一步的,所述外静电层和内静电层内采用抗静电纤维材料构件。
10.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层采用天丝纤维和聚酯纤维相互交织而成。
11.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层呈蜂窝状的网状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基布层通过三醋酸纤维和聚氨酯纤维交织而成,具有良好的抗褶皱性。
13.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中的抗菌面料为卡普龙铜离子纤维材料制成,抗菌层中的除螨面料为石墨烯内暖纤维材料制成。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外腈纶纤维层和内腈纶纤维层的双层腈纶纤维材料,能够加强布料的耐磨性能;在外腈纶纤维层和内腈纶纤维层中间设置透气层,透气层呈蜂窝状,且在抗菌层中的抗菌面料和除螨面料的间隙中也有透气孔,能提高布料的透气性;抗菌面料和除螨面料的设计,使得布料具有抗菌性和除螨功能,有利于人体健康,提高穿着舒适度;利用外静电层的设计,并在亲肤棉层内部的空心室设计内静电层,且内静电层的一侧均穿出空心室并延长和亲肤棉层的一端面平齐,能有效防止静电,避免了传统涤棉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的抗菌层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的透气层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的亲肤棉层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1.1、布料本体;2、外腈纶纤维层;3、透气层;4、内腈纶纤维层;5、基布层;6、抗菌层;601、抗菌面料;602、除螨面料;603、透气孔;7、亲肤棉层;8、外静电层;9、空心室;10、内静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根据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包括布料本体1,所述布料本体1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连接的外腈纶纤维层2、透气层3、内腈纶纤维层4、基布层5、抗菌层6和亲肤棉层7,所述抗菌层6由抗菌面料601和除螨面料602纵横交错组成,且抗菌层6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603,所述外腈纶纤维层2远离透气层3的一侧设有外静电层8,所述亲肤棉层7的内部设有空心室9,空心室9内部填充有内静电层10,内静电层10的一侧穿过空心室10且和亲肤棉层7靠近皮肤的一侧对齐。
24.具体的,所述外静电层8、外腈纶纤维层2、透气层3、内腈纶纤维层4、基布层5、抗菌层6和亲肤棉层7、内静电层10编织为一体式结构。
25.需要进一步具体说明的是:
26.具体的,所述外腈纶纤维层2和内腈纶纤维层4均采用腈纶纤维材料构件。
27.需要进一步具体说明的是:双层的腈纶纤维材料设计,能够加强布料的耐磨性。
28.具体的,所述外静电层8和内静电层10内采用抗静电纤维材料构件。
29.需要进一步具体说明的是:内外静电材料的设计,能有效防止静电,避免了传统涤棉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
30.具体的,所述透气层3采用天丝纤维和聚酯纤维相互交织而成,所述透气层3呈蜂窝状的网状结构,所述抗菌层6中的抗菌面料601为卡普龙铜离子纤维材料制成,抗菌层6中的除螨面料602为石墨烯内暖纤维材料制成。
31.需要进一步具体说明的是:透气层3和抗菌层6中的透气孔603的设计,使得布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同时抗菌层6中的抗菌面料601采用卡普龙铜离子纤维材料,抗菌层6中的除螨面料602采用石墨烯内暖纤维材料,能有效抗菌和除螨,有利于人体健康,提高穿着舒适度。
32.具体的,所述基布层5通过三醋酸纤维和聚氨酯纤维交织而成。
33.需要进一步具体说明的是:该设计使得布料具有良好的抗褶皱性。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5.1、布料本体;2、外腈纶纤维层;3、透气层;4、内腈纶纤维层;5、基布层;6、抗菌层;601、抗菌面料;602、除螨面料;603、透气孔;7、亲肤棉层;8、外静电层;9、空心室;10、内静电层
3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外腈纶纤维层2和内腈纶纤维层4的双层腈纶纤维材料,能够加强布料的耐磨性能;在外腈纶纤维层2和内腈纶纤维层4中间设置透气层3,透气层3呈蜂窝状,且在抗菌层6中的抗菌面料601和除螨面料602的间隙中设有透气孔603,能提高布料的透气性;抗菌面料601和除螨面料603的设计,使得布料具有抗菌性和除螨功能,有利于人体健康,提高穿着舒适度;利用外静电层8的设计,并在亲肤棉层7内部的空心室9设计内静电层10,且内静电层0的一侧均穿出空心室并延长和亲肤棉层7的一端面平齐,能有效防止静电,避免了传统涤棉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
3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其中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料本体(1),所述布料本体(1)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连接的外腈纶纤维层(2)、透气层(3)、内腈纶纤维层(4)、基布层(5)、抗菌层(6)和亲肤棉层(7),所述抗菌层(6)由抗菌面料(601)和除螨面料(602)纵横交错组成,且抗菌层(6)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603),所述外腈纶纤维层(2)远离透气层(3)的一侧设有外静电层(8),所述亲肤棉层(7)的内部设有空心室(9),空心室(9)内部填充有内静电层(10),内静电层(10)的一侧穿过空心室(9)且和亲肤棉层(7)靠近皮肤的一侧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腈纶纤维层(2)、透气层(3)、内腈纶纤维层(4)、基布层(5)、抗菌层(6)和亲肤棉层(7)编织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3)采用天丝纤维和聚酯纤维相互交织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3)呈蜂窝状的网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5)通过三醋酸纤维和聚氨酯纤维相互交织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磨性好的涤棉布料,属于涤棉布料技术领域。包括布料本体,所述布料本体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连接的外腈纶纤维层、透气层、内腈纶纤维层、基布层、抗菌层和亲肤棉层。本实用新型,能够加强布料的耐磨性能;在外腈纶纤维层和内腈纶纤维层中间设置透气层,透气层呈蜂窝状,且在抗菌层中的抗菌面料和除螨面料的间隙中也有透气孔,能提高布料的透气性;抗菌面料和除螨面料的设计,使得布料具有抗菌性和除螨功能,有利于人体健康,提高穿着舒适度;利用外静电层的设计,并在亲肤棉层内部的空心室设计内静电层,且内静电层的一侧均穿出空心室并延长和亲肤棉层的一端面平齐,能有效防止静电,避免了传统涤棉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静电的问题。静电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唐肖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溪粤缘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3
技术公布日:2023/7/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