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7-29 阅读:90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保护胃粘膜和肝脏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饮酒在全世界范围内很普遍,每年导致约300万人死亡,酒精的成瘾性都很强,过度饮酒是全球十大疾病风险因素之一。适量饮酒有驱寒祛湿、活血助眠的作用。但过量饮酒会影响大脑发育、身体机能受损。长期酗酒会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判断,损伤大脑、心脏、胃肠道、肝脏及肾脏等器官,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和寿命减少。饮酒与胃损伤、癌症和肝硬化等疾病的风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全球约6%的死亡可归因于与酒精相关伤害。过度饮酒对其家庭成员和社会治安也产生威胁。成年人饮酒后驾驶危险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增大,增加社会负担。醉酒后,身体的方向感失衡、大脑思维迟缓,容易跌倒,发生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恶劣社会事件。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乙醇作为一种极性分子物质,具有亲水性、脂溶性和广泛的全身毒性效应,约20%酒精经过被动扩散从胃缓慢吸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是由酒精的摄入量、胃排空率和酒精的氧化率等因素所决定的。
3.酒精进入人体后,经过胃肠道的吸收之后,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到达肝脏。人体分解代谢酒精的主要器官是肝脏。人的肝脏细胞中存在着两种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把酒精转化成乙醛,乙醛脱氢酶把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废物的形式排出体外。不同的人对酒精的分解和代谢的能力不同。比如有肝脏疾病的人,对酒精的分解和代谢能力就会减弱,长期过量饮酒还引起酒精性脂肪肝等,对肝脏危害严重。
4.胃功能障碍,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在其复杂的致病因素中,过量的酒精摄入被广泛认为是主要的诱因。酒精性胃损伤的发病机制是因胃中侵袭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之间的失衡所导致。胃粘膜层代表了一个动态的屏障,通过一系列内源性抗氧化防御系统来抵消有害药物的影响。酒精会直接攻击胃黏膜,通过消耗黏液和碳酸氢盐来破坏胃黏膜保护层。酒精代谢过程中,酒精被人体胃肠道吸收,在乙醇脱氢酶和黄嘌呤氧化酶催化下会产生乙醛,进而代谢产生自由基,导致抗氧化酶活性受损,产生脂质过氧化、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活性氧(ros)是在代谢反应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自由基,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h2o2)、高活性羟基自由基(oh
·
)和一氧化氮(no)。抗氧化剂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急性和慢性的乙醇暴露都会导致ros的产生和抗氧化剂活性的降低。此外,乙醇可以通过增加微血管和血管的通透性来增加水肿和清除上皮细胞,从而导致胃肠道黏膜的严重损伤,增加了上消化道大出血、胃粘膜炎症、溃疡甚至胃癌的风险。
5.酒精不同的浓度及其不同的作用时间,对胃黏膜造成的损伤程度也不同。高浓度的酒精容易引起急性胃黏膜损伤,酒精浓度越高,且空腹摄入酒精对胃粘膜造成损伤的程度就越严重。给大/小鼠灌胃无水乙醇后可见胃组织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血管扩张,胃黏膜
出血。酒精引起的损伤分布在胃体,严重者表面有凝血,呈点状或线条状糜烂。
6.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要饮酒,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在饮酒后能够保护胃粘膜和肝脏,因此需要一种酒后能防止酒精对胃粘膜和肝脏造成损伤的功能物质,可以保护饮酒人群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人或动物在饮酒后出现的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可以有效减轻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
8.一种防止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中包含芯材为茶黄素-3,3
’‑
双没食子酸酯单体,壁材为玉米醇溶蛋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制备的固态颗粒。
9.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玉米醇溶蛋白粉溶解于浓度为60~90%的乙醇水溶液,配制成3~10 mg/ml的玉米醇溶蛋白溶液;(2)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粉末溶于超纯水,配制成0.5~2.5 mg/ml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3)分别称取10~30 mg的tfdg溶解于步骤(1)配制的玉米醇溶蛋白溶液中,得到tfdg-玉米醇溶蛋白乙醇溶液;(4)将步骤(3)得到的tfdg-玉米醇溶蛋白乙醇溶液滴加到步骤(2)所配制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中,搅拌形成载tfdg的玉米醇溶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纳米颗粒悬浊液;(5)将步骤(4)所得悬浊液离心,得到固态颗粒。
10.其中,所述步骤(3)中,玉米醇溶蛋白溶液和tfdg的体积质量比为1:1~1:3。
11.其中,所述步骤(4)中,tfdg-玉米醇溶蛋白乙醇溶液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3:1~1:1。
12.其中,所述步骤(4)中,搅拌温度15~30℃,搅拌速度为400~600 rmp,搅拌时间持续30~60 min。
13.其中,所述步骤(5)中,离心的条件是在1~4℃、8000~12000 r/min条件下离心20~30 min。
有益效果
14.其一,我们实验证明了tfdg玉米蛋白纳米粒能够有效降低肝脏指数,降低小鼠血浆中alt、ast、tc、tg和mda含量,tfs能够显著减少gsh损耗,提高小鼠酒精损伤后的生存率;减轻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中f4/80炎性细胞的浸润和胶原纤维的生成,从而抑制小鼠肝脏炎症和肝脏纤维化;保护胃组织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结构完整性,减少胃黏膜糖蛋白损失和可能通过调控ampk/mtor/beclin1/lc3 ii信号通路来恢复胃组织细胞自噬状态等途径来预防酒精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和胃损伤。玉米醇溶蛋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对tfdg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提高了其对小鼠肝损伤和胃损伤的保护作用,而空载玉米蛋白纳米粒
则没有保护效果,其可以证明主要的有效成分来源于tfdg,而单独的tfdg效果不如tfdg玉米蛋白纳米粒,可见玉米蛋白纳米粒具有保护胃组织和肝损伤的作用。同时,我们的课题组也制备了壳聚糖-明胶-tfdg纳米粒,结果是给药功效与tfdg相似,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因此,我们猜测可能由于胃肠道环境复杂,且胃肠道ph值偏酸,纳米粒材料虽然包埋了tfdg,但是进入胃肠道后,纳米壁材很容易被胃肠道的各种酶消化和吸收,纳米粒材料结构瓦解,未起到控释和缓释的作用,故实验发现tfdg和壳聚糖-明胶-tfdg纳米粒效果相当。
15.其二,本发明采用从天然物质中tfdg做原料,制备了一种防止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其制备方法简单,玉米醇溶蛋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成本低,而且效果显著好于其他纳米粒。由此可见,提高了tfdg在保护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作用,能够解决人们饮酒后对胃粘膜或者肝脏损伤等一系列问题,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16.图1: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的各组小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图(1000倍)。
17.图2:各组小鼠胃组织he染色图(100倍和200倍)。
18.图3:各组小鼠胃组织pas染色图(50倍和100倍)。
19.图4:各组小鼠肝组织免疫组化染色图(200倍)。
20.图5:各组小鼠肝肝脏masson染色图(100倍和200倍)。
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子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规定的范围。
实施例
22.实施例中,小鼠的建模方法如下:60只icr小鼠于spf动物房适应性饲养一周后进行实验。适应性饲养期间,每只小鼠用生理盐水适应性灌胃,防止小鼠灌胃酒精时挣扎呛到气管导致损伤或死亡。小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n=10),模型组(model,n=10),tfs组(tfs,200 mg/kg/d,n=10),tfdg组(tfdg,100 mg/kg/d,n=10),tfdg玉米蛋白纳米粒组(tfdgn,100 mg/kg/d, n=10),空载玉米蛋白纳米粒组(kn,n=10)。每天上午,各实验组灌胃给药体积均为5 ml/kg,空白对照组小鼠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日给药1 h后,空白对照组小鼠按照体重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和各实验组灌65
°
白酒,白酒灌胃剂量为:5 ml/kg/d,2天;6 ml/kg/d,2天;7 ml/kg/d,3天;8 ml/kg/d,20天;9 ml/kg/d,10天;10 ml/kg/d,19天。持续灌胃8周(56天),实验周期内小鼠自由饮食饮水,每日记录小鼠饮食饮水量和体重,观察小鼠状态。第8周灌胃结束后,小鼠禁食不禁水12h后,使用乙醚麻醉小鼠后,解剖取材。摘除眼球取血于肝素钠抗凝管中,低温高速离心4℃,35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置于1.5 ml离心管中,分装保存于-80℃冰箱,备用。解剖取出小鼠胃组织,沿胃大弯处剪开,用冰生理盐水清理干净胃内容物后,摊平,拍照。取出一半胃组织,用锡纸固定住,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用于病理组织切片染色分析。从另一半胃组织同一个位置中取长宽高不超过5 mm的样品块浸泡于冰2.5%戊二醛溶液,保存于4℃
冰箱,用于扫描电镜观察。剩余的胃组织经液氮速冻后冻存于-80℃冰箱备用。
23.tfdg玉米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玉米醇溶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纳米颗粒包埋缓释tfdg的制备方法,tfdg-玉米醇溶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纳米颗粒采用反溶剂沉淀(asp)法制备而成。具体步骤如下:(1)称取玉米醇溶蛋白粉溶解于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配制成5 mg/ml的玉米醇溶蛋白溶液;(2)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粉末溶于超纯水,配制成1.5 mg/ml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3)分别称取20mg的tfdg溶解于10ml步骤(1)所配制的玉米醇溶蛋白溶液,使得玉米醇溶蛋白溶液和tfdg的体积质量比分别为1:2;(4)磁力搅拌下,使用注射器将步骤(3)得到的tfdg-玉米醇溶蛋白乙醇溶液滴加到步骤(2)所配制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中,使得tfdg-玉米醇溶蛋白乙醇溶液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2:1,搅拌形成载tfdg的玉米醇溶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纳米颗粒悬浊液;搅拌温度为25℃,搅拌速度为500 rmp,搅拌时间持续40 min。
25.(5)将步骤(4)所得悬浊液在4℃、12000 r/min条件下离心25 min,收集固态颗粒。
26.小鼠胃组织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如下。
27.(1)取样:用干净、锋利的剪刀迅速切取胃组织,不要损伤样品,每一个样品应该在同一位置取材。
28.(2)固定:将组织快速放入4℃ 2.5%戊二醛固定液中,使样品完全浸没于固定液中,固定时间为4~12 h。
29.(3)脱水:用pbs室温冲洗3次,每次20 min。吸弃pbs溶液后,用乙醇梯度洗脱:30%

50%

70%

80%

90%

100%(4℃,每次20 min),最后用100%丙酮(4℃,2次,每次20 min)置换。
30.(4)干燥:浸泡在丙酮中的样品低温送至仪器样品室

注入液体co2置换磷酸丙酮

co2汽化

排气

干燥

次日进行扫描电镜观察。
31.(5)观察:将样品固定在样品盘上

喷金

上样

扫描电镜下观察和拍照。
32.图1是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的小鼠胃黏膜层表面上皮细胞状态,观察结果如下。
33.空白对照组(control):胃黏膜上层细胞凸起呈椭圆状,细胞结构完整,形状大小基本一致,表面覆附有黏液;模型对照组(model):胃黏膜表面粗糙糜烂,细胞破损脱落、形态不一,细胞间隙不清,表面未覆有黏液;茶黄素粗品组(tfs):胃黏膜上皮细胞分布较规则,呈鹅卵石状,细胞形态较完整,排列较整齐,表面覆有少量黏液,细胞无明显破损;茶黄素单体tfdg组(tfdg):胃黏膜上皮细胞排列较紧密、规则,形态扁圆,上皮细胞少量糜烂,有少量黏液;tfdg玉米蛋白纳米粒组(tfdgn):胃黏膜上皮细胞排列紧密、规则,形态圆润较扁,细胞无明显破损,表面较完整。
34.空载玉米蛋白纳米粒组(kn):胃粘膜表面糜烂,上皮细胞破裂,无规则,细胞形态
不完整,未见黏液。
35.根据扫描电镜观察可知,酒精可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tfdg玉米蛋白纳米粒可以减缓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但空载玉米蛋白纳米粒效果不明显。
36.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的方法如下胃组织石蜡切片经过:二甲苯i(10 min)

二甲苯ii(10 min)

二甲苯iii(10 min)

100%乙醇i(5 min)

100%乙醇ii(5 min)

100%乙醇iii(5 min)

95%乙醇(5 min)

80%乙醇(5 min)

70%乙醇(5 min)

苏木素染色(3 min)

自来水冲洗返蓝(10 min)

伊红染色(20 s)

无水乙醇(30 s)

95%乙醇(30 s)

80%乙醇(30 s)

乙醇与二甲苯1:1(30 s)

二甲苯(30 s)

封片待观察。
37.小鼠的胃组织结构包括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外膜四个部分。小鼠胃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如图2所示,100倍和200倍显微镜下可见control组小鼠胃部结构排列整齐、光滑平坦,黏膜层, 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结构完整,层次清晰,黏膜下层未见明显病变。过量酒精的摄入会造成小鼠胃黏膜下层间距增宽,出现水肿现象。而model组黏膜层细胞分离、脱落,细胞排列紊乱,黏膜下层明显水肿,肌层断裂。各茶黄素给药组小鼠胃黏膜细胞排列较整齐,黏膜下层水肿有所改善。kn组小鼠胃部结构排列不整齐,黏膜下层水肿较明显,少量细胞脱落。结果表明tfdg玉米蛋白纳米粒对酒精摄入后的小鼠胃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38.过碘酸-雪夫(pas)染色的方法如下。
39.(1)胃组织石蜡切片样品处理:二甲苯 i(10 min)

二甲苯 ii(10 min)

无水乙醇 (5 min)

90%乙醇(2 min)

80%乙醇(2 min)

70%乙醇(2 min)

蒸馏水洗涤(2 min)。
40.(2)过碘酸溶液氧化:在样品上滴加过碘酸溶液,在湿盒中避光反应 10 min 后,去除过碘酸溶液,浸泡于蒸馏水中并置于摇床洗涤 5 min。
41.(3)schiff 试剂染色:在样品上滴加 schiff 试剂,放入湿盒中,置于 37℃烘箱避光染色 1 h。去除染色液,浸泡于蒸馏水中并置于摇床洗涤 5 min。
42.(4)苏木素染色:在样品上滴加苏木素染液,染色 30 s,去除染色液,蒸馏水漂洗2次以上,直到浮色洗去。
43.(5)脱水、透明:90%乙醇(2 min)

无水乙醇(2 min)

二甲苯 i(5 min)

二甲苯 ii(5 min)

封片。
44.胃黏膜上层分泌的黏液与胃组织细胞连接可以形成胃黏膜保护屏障,是胃上皮组织抵抗外来损伤(如酒精、酸等)的重要防御因子。将小鼠胃组织进行 pas 染色,检查胃黏膜表层糖原、糖蛋白和其他多糖的含量,紫色区域标识为胃黏膜糖蛋白分布区域。小鼠胃组织切片经pas染色后如图3所示,control组小鼠胃组织紫色较深且胃黏膜上层糖蛋白分布较明显且连续。长期酒精的摄入会消耗小鼠胃黏膜表层糖蛋白,造成model组小鼠胃组织 pas 染色不明显,黏膜层细胞脱落导致整体 pas 染色很淡甚至胃黏膜上层紫色缺少,胃黏膜受损严重。各茶黄素给药组小鼠胃组织pas染色强度与整体结构完整性明显增加,其中tfs组与tfdg组小鼠胃黏膜保护屏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与control组更加接近,其中,tfdg玉米蛋白纳米粒组的保护效果最佳。而kn组pas染色与model组相似,紫色缺少,上皮细胞脱落,胃黏膜受损。pas染色结果显示:酒精诱导的胃黏膜损伤,可能会使小鼠胃黏膜糖蛋白严
重受损,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最终导致胃部损伤。tfdg玉米蛋白纳米粒给药组能够通过阻止胃黏膜糖蛋白损失,维护胃黏液与上皮细胞的保护屏障,从而保护胃部组织的完整性。
45.control组小鼠胃粘膜层紫色较深,分布较明显且连续。长期酒精的摄入会消耗小鼠胃黏膜表层糖蛋白,造成model组小鼠胃组织 pas 染色,紫色不明显,黏膜层细胞脱落导致整体 pas 染色很淡,胃黏膜受损严重。各茶黄素给药组小鼠胃组织pas胃组织与模型组相比紫色深度与整体结构完整性明显增加,其中tfdg玉米蛋白纳米粒组(tfdgn组)小鼠胃组织紫色深度与control组更加接近。而kn组pas染色与model组相似,紫色较浅。pas染色结果显示:酒精诱导的胃黏膜损伤,可能会使小鼠胃黏膜糖蛋白严重受损,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最终导致胃部损伤。tfdg玉米蛋白纳米粒给药(tfdgn)能够通过阻止胃黏膜糖蛋白损失,维护胃黏液与上皮细胞的保护屏障,从而保护胃部组织的完整性。
46.免疫组化(immunochemistry,ihc)染色的方法如下。
47.(1)肝组织切片(粘附性载玻片)脱蜡:二甲苯i(10 min)

二甲苯ii(10 min)

二甲苯iii(10 min)

无水乙醇i(5 min)

无水乙醇ii(5 min)

无水乙醇iii(5 min)

95%乙醇(5 min)

80%乙醇( 5 min)

70%乙醇(5 min)

pbs(5 min)(2)抗原修复:将脱蜡后的肝组织切片进行抗原修复,使组织中的蛋白展开,暴露出抗原,便于与抗体结合。将其浸没在抗原修复液(ph=6)中,微波加热,高火5min,中火15 min,然后静置冷却至室温,用pbs缓冲液清洗3次,每次5 min。
48.(3)去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将切片上的pbs缓冲液擦干净后,在样品上滴加内源性过氧化物酶阻断剂(hrp),4℃,避光孵育15 min,同上用pbs洗。
49.(4)血清封闭:在样品上滴加山羊血清工作液,用封口膜轻轻盖上,避免气泡的产生,并注意保湿,室温避光孵育1个小时。
50.(5)一抗(f4/80)孵育:小心揭开封口膜,轻轻擦去多余液体,注意保护样品。按照山羊血浆工作液:f4/80抗体=250:1的比例稀释f4/80抗体,混匀后将其滴加在组织样品上,封口膜覆盖,放置于4℃冰箱过夜(保持湿润)。次日,用pbst洗三次,每次5 min。
51.(6)二抗孵育:将玻片擦干,滴加二抗igg聚合物,封口膜覆盖,常温孵育20 min,同上用pbst洗。
52.(7)dab显色:按照a液:b液 = 1:50比例稀释dab染色液,现配现用。在显微镜下边观察边使用dab染液进行染色8 min,显色反应结束后,将切片放入pbst终止染色。
53.(8)复染:按纯水:苏木素染液=1:3比例稀释苏木素染液,然后对切片染色3min,结束后将切片放入自来水中冲洗返蓝10 min。
54.(9)组织脱水:70%乙醇(5 min)

80%乙醇(5 min)

无水乙醇(5 min)

二甲苯(5 min)

封片。
55.(10)镜检、采集图片:显微镜下观察、拍照,使用image j进行量化分析棕黄色阳性区域。分析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区域面积:使用image j软件改变图像模式为rgb stack模式,调整阳性响应区域的阈值,统计并分析各组的面积占比。
56.图4为小鼠肝脏的巨噬细胞(f4/80)免疫组化染色图。如图所示,肝脏免疫组化切片炎性细胞为棕黄色,分布于肝门静脉附近。棕黄色阳性颗粒越多,代表炎性细胞越多,肝脏炎症越严重。control组含有微量的f4/80阳性表达颗粒,model组和kn组小鼠棕黄色阳性颗粒含量相较于control组明显增多,tfs组、tfdg组和tfdg玉米蛋白纳米粒组中棕黄色阳
性颗粒含量相对于model组均显著减少,其中tfdg玉米蛋白纳米粒组炎性细胞较少。
57.masoon染色的方法如下:肝组织切片脱蜡:二甲苯 i(15 min)

二甲苯 ii(15 min)

95%乙醇(2 min)

70% 乙醇(2 min)

30%乙醇(2 min)

40℃温水 i(1 min)

40℃温水 ii(1 min)
→ꢀ
用配制好的 weigert 铁苏木素染色液染色 5 min

酸性乙醇分化液分化 15 s,水洗 60s

masson 蓝化液返蓝 5 min,流水冲洗 30 s,蒸馏水浸泡 1 min

丽春红品红染色液染色 5 min

弱酸工作液浸泡 1 min

磷钼酸溶液洗 2 min,弱酸工作液浸泡 1 min

苯胺蓝染色液染色 2 min,弱酸工作液浸泡 1 min

95%乙醇快速脱水 3 s;无水乙醇脱水 3 次,每次 10 s

二甲苯透明 3 次,每次 2 min,中性树脂封片。
58.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是机体对慢性肝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是多种慢性肝病病情发展的共同病理基础。如图5所示,图中蓝色部分为胶原纤维,蓝色部分越深分布越广,表示肝脏纤维化程度越高,肝脏受损越严重。根据masoon染色观察,model组和kn组有50%小鼠出现肝脏纤维化现象,而tfs组、tfdg组和tfdg玉米蛋白纳米粒组(tfdgn组)小鼠肝脏纤维化程度不明显,其中tfdg玉米蛋白纳米粒组小鼠肝脏纤维化程度最轻。
实施例
5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所述防止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包括tfdg、玉米醇溶蛋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其制备方法如下。
60.所述tfdg-玉米醇溶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纳米颗粒采用反溶剂沉淀(asp)法制备而成。具体步骤如下:(1)称取玉米醇溶蛋白粉溶解于浓度为60%的乙醇水溶液,配制成10 mg/ml的玉米醇溶蛋白溶液;(2)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粉末溶于超纯水,配制成2.5 mg/ml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3)分别称取10 mg的tfdg溶解于10 ml步骤(1)所配制的玉米醇溶蛋白溶液,使得玉米醇溶蛋白溶液和tfdg的体积质量比分别为1:1;(4)磁力搅拌下,使用注射器将步骤(3)得到的tfdg-玉米醇溶蛋白乙醇溶液滴加到步骤(2)所配制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中,使得tfdg-玉米醇溶蛋白乙醇溶液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3:1,搅拌形成载tfdg的玉米醇溶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纳米颗粒悬浊液;搅拌温度为15℃,搅拌速度为600 rmp,搅拌时间持续30 min。
61.(5)将步骤(4)所得悬浊液在1℃、8000 r/min条件下离心20 min,收集固态颗粒。
实施例
6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所述防止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包括tfdg、玉米醇溶蛋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其制备方法如下。
63.所述tfdg-玉米醇溶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纳米颗粒采用反溶剂沉淀(asp)法制备而成。具体步骤如下:
(1)称取玉米醇溶蛋白粉溶解于浓度为90%的乙醇水溶液,配制成3 mg/ml的玉米醇溶蛋白溶液;(2)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粉末溶于超纯水,配制成0.5 mg/ml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3)分别称取30mg的tfdg溶解于10 ml步骤(1)所配制的玉米醇溶蛋白溶液,使得玉米醇溶蛋白溶液和tfdg的体积质量比分别为1:3;(4)磁力搅拌下,使用注射器将步骤(3)得到的tfdg-玉米醇溶蛋白乙醇溶液滴加到步骤(2)所配制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中,使得tfdg-玉米醇溶蛋白乙醇溶液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搅拌形成载tfdg的玉米醇溶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纳米颗粒悬浊液;搅拌温度为30℃,搅拌速度为400 rmp,搅拌时间持续60 min。
64.(5)将步骤(4)所得悬浊液在4℃、12000 r/min条件下离心30 min,收集固态颗粒。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包含芯材为茶黄素-3,3
’‑
双没食子酸酯单体,壁材为玉米醇溶蛋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制备的固态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玉米醇溶蛋白粉溶解于浓度为60~90%的乙醇水溶液,配制成3~10 mg/ml的玉米醇溶蛋白溶液;(2)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粉末溶于超纯水,配制成0.5~2.5 mg/ml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3)分别称取10~30 mg的tfdg溶解于步骤(1)配制的玉米醇溶蛋白溶液中,得到tfdg-玉米醇溶蛋白乙醇溶液;(4)将步骤(3)得到的tfdg-玉米醇溶蛋白乙醇溶液滴加到步骤(2)所配制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中,搅拌形成载tfdg的玉米醇溶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纳米颗粒悬浊液;(5)将步骤(4)所得悬浊液离心,得到固态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玉米醇溶蛋白溶液和tfdg的体积质量比为1:1~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tfdg-玉米醇溶蛋白乙醇溶液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3:1~1: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搅拌温度15~30℃,搅拌速度为400~600 rmp,搅拌时间持续30~60 min。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离心的条件是在1~4℃、8000~12000 r/min条件下离心20~30 min。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tfdg-玉米醇溶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tfdg-玉米醇溶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组合物用于防止酒精性胃粘膜损伤。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tfdg-玉米醇溶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tfdg-玉米醇溶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组合物用于防止酒精性肝损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保护胃粘膜和肝脏技术领域,所述组合物的芯材为茶黄素-3,3


技术研发人员:徐燕 汪莹 陈小兵 宛晓春 李大祥 刘增辉 翟晴晴 贾迪懿 吴玲 张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燕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3/7/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