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7-19
阅读:12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2.钢
–
混凝土组合结构是钢材和混凝土组成整体共同工作的结构。应用始于19世纪末,发展至今,以其优良的受力性能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已成为与木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并列的结构类型,广泛用于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地下工程、海洋工程及特殊容器等结构中。
3.与传统钢结构连接相比,这些钢
–
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突出特点是受力合理,能发挥材料各自的优良性能和克服各自的缺点,承载力高,刚度大,稳定性好。此外,钢材部分可以二次受力,在施工阶段承受自重、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在使用阶段与混凝土承受使用荷载;施工进度快。钢
–
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涉及到一些型钢柱与砼梁的连接,传统的做法是翼缘板连接、套筒连接,但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各自的不足与缺陷。如果焊接翼缘板与钢筋焊接连接,由于上下翼缘板中间空间非常有限,会导致下排纵筋无法与连接板满焊。若焊接套筒,由于无法精准定位,很有可能会导致梁纵筋无法与钢柱连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一种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方法,使梁与柱有效连接,优化传统连接方法的缺点。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钢柱预制:钢柱出厂前,在钢柱上焊接翼缘板和套筒,所述翼缘板用于连接混凝土梁第一排和倒数第一排的纵筋,所述套筒用于连接混凝土梁第二排和倒数第二排的纵筋;s2、钢柱吊装: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预留插筋,预埋地底螺栓,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钢柱的吊装,绑扎柱面钢筋;s3、梁钢筋绑扎:顶板模板架体铺设后,先进行混凝土梁的钢筋绑扎,将混凝土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与钢柱进行连接,下部倒数第一排纵筋与下部的翼缘板焊接在一起,下部倒数第二排纵筋与下部的套筒连接在一起,上部第一排纵筋与上部的翼缘板焊接在一起,上部第二排纵筋与上部的套筒连接在一起;s4、混凝土梁浇筑:混凝土梁的纵筋与钢柱连接在一起后,梁板钢筋继续正常绑扎,绑扎完成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至此,混凝土梁与钢柱有效连接在一起。
6.优选的,s1中,在钢柱上焊接若干加劲肋和数个栓钉。
7.优选的,s3中,下部倒数第一排纵筋通过气保焊与下部的翼缘板焊接在一起。
8.优选的,s3中,上部第一排纵筋通过气保焊与上部的翼缘板焊接在一起。
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
方法,采用翼缘板与套筒相结合的形式,截面外缘第一排梁纵筋与翼缘板焊接在一起,第二排与套筒连接在一起,这样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陷与不足:外缘第一排纵筋与翼缘板满焊,保障了节点连接的整体性,同时在焊接长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对纵筋的水平定位要求比传统套筒连接小很多;外缘第二排纵筋采用套筒连接,避免了纯翼缘板连接因板间空间狭窄导致焊接工艺难以符合要求的问题,同时钢筋定位工作量适中,成型后整体抵抗动力荷载的能力增强。这种新型连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解决了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的问题,保障了钢柱与梁的有效连接,极大程度上避免了质量隐患,且没有消耗较高成本。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示意图。
1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翼缘板与混凝土梁纵筋连接示意图。
1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套筒与混凝土梁纵筋连接示意图。
13.其中,1、钢柱;2、加劲肋;3、栓钉;4、翼缘板;5、套筒;6、混凝土梁;7、纵筋。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15.一种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方法,如图1-3所示,包括下述步骤:s1、钢柱预制:钢柱出厂前,在钢柱1上焊接若干加劲肋2和数个栓钉3,同时在钢柱1上焊接翼缘板4和套筒5,翼缘板4用于连接混凝土梁6第一排和倒数第一排的纵筋7,套筒5用于连接混凝土梁6第二排和倒数第二排的纵筋7;需要注意的是,翼缘板4焊接的高度位置要准确,以防纵筋7搭接不上,套筒5在提前焊接时,需要根据纵筋7间距焊在合适的位置上,以防纵筋7位置对不上,引发严重的质量问题。
16.s2、钢柱吊装: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预留插筋,预埋地底螺栓,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钢柱1的吊装,注意标高控制,绑扎柱面钢筋。
17.s3、梁钢筋绑扎:顶板模板架体铺设后,先进行混凝土梁6的钢筋绑扎,将混凝土梁6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与钢柱1进行连接,下部倒数第一排纵筋通过气保焊与下部的翼缘板4焊接在一起,下部倒数第二排纵筋与下部的套筒5连接在一起,上部第一排纵筋通过气保焊与上部的翼缘板4焊接在一起,上部第二排纵筋与上部的套筒5连接在一起。
18.s4、混凝土梁浇筑:混凝土梁6的纵筋7与钢柱1连接在一起后,梁板钢筋继续正常绑扎,绑扎完成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至此,混凝土梁6与钢柱1有效连接在一起。
19.本实施例中,外缘第一排纵筋与翼缘板4满焊,保障了节点连接的整体性,同时在焊接长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对纵筋的水平定位要求比传统套筒连接小很多;外缘第二排纵筋采用套筒5连接,避免了纯翼缘板连接因板间空间狭窄导致焊接工艺难以符合要求的问题,同时钢筋定位工作量适中,成型后整体抵抗动力荷载的能力增强。这种新型连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解决了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的问题,保障了钢柱与梁的有效连接,极大程度上避免了质量隐患,且没有消耗较高成本。
20.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钢柱预制:钢柱出厂前,在钢柱上焊接翼缘板和套筒,所述翼缘板用于连接混凝土梁第一排和倒数第一排的纵筋,所述套筒用于连接混凝土梁第二排和倒数第二排的纵筋;s2、钢柱吊装: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预留插筋,预埋地底螺栓,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钢柱的吊装,绑扎柱面钢筋;s3、梁钢筋绑扎:顶板模板架体铺设后,先进行混凝土梁的钢筋绑扎,将混凝土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与钢柱进行连接,下部倒数第一排纵筋与下部的翼缘板焊接在一起,下部倒数第二排纵筋与下部的套筒连接在一起,上部第一排纵筋与上部的翼缘板焊接在一起,上部第二排纵筋与上部的套筒连接在一起;s4、混凝土梁浇筑:混凝土梁的纵筋与钢柱连接在一起后,梁板钢筋继续正常绑扎,绑扎完成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至此,混凝土梁与钢柱有效连接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在钢柱上焊接若干加劲肋和数个栓钉。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下部倒数第一排纵筋通过气保焊与下部的翼缘板焊接在一起。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上部第一排纵筋通过气保焊与上部的翼缘板焊接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方法,包括钢柱预制、钢柱吊装、梁钢筋绑扎、混凝土梁浇筑等步骤。本发明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解决了型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的问题,保障了钢柱与梁的有效连接,极大程度上避免了质量隐患,且没有消耗较高成本。且没有消耗较高成本。且没有消耗较高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常达 陈刚 张晟恺 陈立波 丁苏东 朱伟鑫 赖劲松 曹元元 包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3/7/1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